Page 69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6期
P. 69

2022 年第 6 期


               机时,大众就会倾向于求助国家(政府)的即刻干预,凭借其巨大无比、不可抗拒
                                     ①
               的手段直接加以解决。”   这就是在紧急状态下政府行为宽容度高的根本原因,安
               全化也是借此而行。因为“拥有单一议题的权力是缺乏流动性的,通过这种权力所

               能换取的是非常有限的,而拥有多种议题的权力则是可以互换的并且也能够在几种
                                            ②
               可供选择的方式中进行运用”。   将非安全问题安全化,是最便捷、最有效而又合
               法的权力增进渠道。安全化的行动逻辑遵循“非政治化—政治化—安全化”的谱系

              (参见表 1)。由此,安全化往往被视为一种极端政治化,一旦纳入“安全化”范畴,
               也就意味着公共事务议题进入了某种“紧急状态”,其政策议程具有“应激性”,
               即因应某些紧急因素或刺激性因素而作出适时的回应,这种回应在表现上具有应激
               性,在操作上具有应急性。此时,安全化倾向于催生享有优势权力地位的行动者主

               导治理过程,即政府在此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实施紧急措施。这与协同治理的
               序参数构想,以及协同发生的动力机制亦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即均有赖于政府组
               织在治理体系中扮演主导型、引导型角色。


                                       表 1 “安全化”理论的演化逻辑
                              非政治化               政治化                    安全化
                             区域与局部            扩散、可控性                 突发性、应急性
                风险特征         科学与技术            常态与动态性                   感知差异
                             行业与伦理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公共领域、私领域、日常生活
                议题领域         非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
                                                                         领域
                管理偏好          企业自律            政府常规监管                   应急响应
                政策期待          自由发展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政策塑造、引导政策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回顾国家安全内涵与外延的讨论,长期以来存在安全的“客观状态说”“主观
               能力说”“主观感知说”等话语偏好,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三种典型观点:一是安
               全“状态”说。“国家安全就是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




                  ①  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02-103 页。
                  ②  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
               第 68 页。

                                                                                     · 67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