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5期
P. 155
2023 年第 5 期
首先,中美可以联合科研资助协议的方式,增加研发投入,共享减排技术成果。
联合研发能够分享技术、保护知识产权,是最简捷、成本最低的技术转让和研发途
径。 它能刺激开发内生技术,并为区域和次区域范围的技术交换提供资金支持,
①
实现信息共享。中美双方可以通过合作为内生技术开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共享
技术成果,同时建立互信关系,消除技术转让障碍。中美建立的清洁能源联合中心
(CERC)推动了两国在清洁能源技术上的联合研究和开发,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中
美气候合作模式和案例。下一步的合作方向应为重点加强现有的技术研发合作,分
担研发成本,合作创造知识产权,使得双方在技术研发参与中获得经验和技术,实
现规模经济。具体可采取联合科研资助协议等方式,建立气候治理领域科研和创新
联合资助体制,就合作项目的方式、领域和资助额度等达成共识。
其次,中美可以建立优先技术合作项目,推动关键减排技术进步。定期对技术
开发和转让进行审查,建立优先技术合作项目,进行积极的技术合作战略布局。对
当前技术和风险进行分析,并利用一些工具,如国家技术项目来识别技术需求和费
用效益, 实现以标准判断潜力和需求、基于资金分析激励并支持双方合作,从而
②
促进国际社会的示范项目的开展。合作项目应聚焦于核心技术,重点攻关实现减排/
零碳排放的战略性技术,如新型能源技术,太阳辐射管理(SRM)技术, 末端脱
③
碳技术即碳封存、碳捕集和海洋施肥等二氧化碳清除技术(CDR)等,以实现气候
治理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中美要加强民间合作,畅通沟通机制,拓宽气候治理的对话渠道。中美
气候合作的发展除了依赖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国际技术转让平台,还应当鼓励和促进
专家、企业、智库和学者的参与、交流。在当前中美关系敏感复杂的情况下,可进
一步加强专家、学者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气候能源政策研究等议题上的对话交流,
积极沟通以增强互信和理解,为政府间合作创造前提和条件。双方可以定期或者不
定期举行会议,以加强技术合作对话和气候治理行动,包括继续开展政策和技术交
流。中美私营部门之间直接合作更为便捷有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中美技术合
作消极因素的阻碍,促进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
① 郑友德、王活涛、郭玉新:《论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知识产权策略》,《华中科技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 6 期,第 66 页。
② 陈贻健:《气候变化技术机制专门化的困境及其克服》,《当代法学》2018 年第 1 期,
第 129 页。
③ 王灿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 年第
3 期,第 7 页。
· 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