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1901
P. 30
中国国家安全法治研究四十年:回眸与展望
的。不过,学界已经开始关注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及其防治问题。
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国家安全除不言而喻的政治安全外,主要是指军事安全。随
着冷战的结束,具体来说,新的国家安全概念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政治安全、军事
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新时期新的安全观从
本质上讲是一种综合安全观,即把国家安全看成为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随时间和
①
环境而变化的综合安全系统。” 也有学者指出:“在新的国家安全观念中,不仅仅是
②
‘政治安全’,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社会、网络安全等。” 还有学
者指出,“从国家安全产生过程来看,国家最初形成时就已经存在的国家安全‘源
生内容’,包括国民安全、领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
等六个方面。后来,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又陆续出现了文化安全、科技安全、
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四大方面的基本内容。因此可以说,当代国家安全包括上述十
③
④
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其实这方面的文献还有很多。 尽管这些研究不同程度上
拓展了国家安全,并且推动了传统国家安全观念向非传统国家安全观念的转变,但
是并没有回答本部分开篇所提出的国家安全法律概念问题。
最后,随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有关国家安全的研究进行到新的阶
段。在此之前,中国于 2009 年对《国家安全法》的修改依然没有在其中明确规
定“国家安全”在法律上的内涵。2015 年 7 月 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十五次会议颁布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5 年《国家安全法》
第二条、第三条以及第八条分别对法律上的“国家安全”进行了规定:国家安全
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
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
① 马维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新国家安全观》,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 年第
6 期,第 14-18 页。
② 马振超:《国家安全观念的内涵分析》,载《公安大学学报》2000 年第 6 期,第 31-33 页。
③ 刘跃进:《试论当代国家安全的 10 个方面》,载《国家安全通讯》2000 年第 11 期,第
37-39 页。
④ 孙晋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安全理论》,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 年第 4 期,
第 3-9 页;王义桅:《国家安全特性的变化与研究困境》,载《国际观察》2000 年第 2 期,第 19-22
页;汪育俊:《全面理解“国家安全”概念》,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 年第 1 期,第 4-7
页;马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概念》,载《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2 年第 12 期,第 13-15
页;江涌、胡剑平:《全球化与国家安全》,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4 期,
第 453-458 页;刘卫东等:《论国家安全的概念及其特点》,载《世界地理研究》2002 年第 2 期,
第 1-7 页;刘文汇:《论国家安全观的衍变》,载《求实》2002 年第 3 期,第 37-39 页;张文木: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 年第 3 期,第 4-9 页。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