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国际安全研究2019年3期
P. 54

2019 年第 3 期

               地接受,而是受到人民的主动支持。
                   另外,治理理论的假设具有多种合法性来源,例如,合法性不仅来源于对民
               主选举程序的遵循,也来自制定或执行政策时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而利益相

               关者的合作保证了更高的效率。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过程同样保障了效率。从这个
               层面来看,治理理论不重视效率和民主之间的取舍,它遵循的假设是实现公共目
               标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和相互作用。公民参与能够克服公民社会中群体或个人在

                                                                                        ①
               提升自身利益方面的能力差异。在这种意义上,公民参与会自动创造出共识。
               参与治理创造双赢局面,所有参与者将通过参与共同体事务而获得利益,并合作
               生产,实现协同效应。
                   国家安全常含长治久安之意。无论是国家治理层面,还是社会治理层面的国

               家安全,其事务之繁巨、影响之广远,绝非单一部门、特定领域与具体层级所能
               涵盖与达成的。新时代需要有效地改善与增进公私部门间、府际政府间及跨部门
               间的合作境遇,打造共建共治共商共享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回首中国共产党在

               执政初期,即中共八大时所提出的群众路线,虽然后来因政治运动频发,治理理
               念与治理结构发生重大调整,致使当时的群众路线未能很好地实施与发展,但在
               其时其地却是对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最好表述。
                   时至今日,随着人民安全需求的不断高涨,重新关照与审视这一政府与公民

               关系也是必要的。正如贺照田所言,“群众路线是 20 世纪 40、50 年代中国共产
               党自我理解、自我想象和设想、设计实践的核心意识线索,(践行)群众路线,
               既(要)制约执政党容易出现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问题,又(要)

               充分实现中央-地方、高层-基层、党和政府-社会诸者之间的认识与情感联通,
                                                ②
               (实现)制度、思想观念的配合。”
                   总之,不论是供给方式、供给质量,还是供给策略的调整,根源在于对“人
               民安全”理念的认识与行动的调适。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迁,政府

               与公民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人民安全需求与政府安全供给存在诸多亟需讨论之
               议题。特别是作为理性行动者而言,人民安全到底面临何种境遇,政府供给又面
               临何种压力,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与讨论。任何一种时代情境的变迁都不是孤立



                  ①   [英]  乔纳森·戴维斯、[美]  戴维·英布罗肖主编:《城市政治学理论前沿》(第二版),
               何艳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70 页。
                  ②  贺照田:《群众路线的浮沉——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重要视角》,载《二十一世纪
               评论》2018 年 12 月号,总第 170 期,第 45-46、49-50 页。
                                                                                     · 43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