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1期
P. 122
国家维护能源安全手段的选择逻辑:产权制度的视角
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三家中国主要能源公司的负责人,要求其“千方百计
挖掘潜力增加产量、落实液化天然气(LNG)现货采购、实现资源互济和南气北调、
①
发挥非居民大用户的调峰作用”。 美国能源巨头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基本无视本
国政府要求其扩大母国石油供应的施压,与之截然相反的是中国主要能源公司则快
速响应了政府保障天然气供应的统一部署,按照约谈指示承担起了应对天然气紧缺
②
的主要责任。
在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的统筹协调下,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采取了一系列
商业行动以应对天然气紧缺。首先,以超越合同所约定的供给规模向下游燃气公司
供应天然气。负责天然气上游开采运输的主要能源公司与下游省属、市属燃气公司
所签订的供销合同明确规定了由前者按照需求高月的日均需求量向后者供应天然
③
气,然而超过该需求量的额外需求不再由前者保障而应由后者提供。 由于下游燃
气公司根本不具备调峰保供能力,加之此次天然气供应紧缺颇为严重,中石油按照
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向下游燃气公司提供了超过合同所约定的额外天然气供应。以河
北省为例,2017 年中石油向河北省各燃气公司供应了 77.7 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一
④
数字要明显高于双方合同所约定的供应规模。 虽然以超出合同约定的规模向下游
燃气公司供应天然气使得中石油背负了额外的保供负担,但此举却有效缓解了下游
燃气公司及其所在省市的天然气紧缺状况。
其次,坚决执行了“压非保民”政策,优先保障居民天然气使用需求。当前,
中国实行天然气的居民价格与非居民价格双轨制,即企业用户采购天然气结算的非
居民气价明显高于居民气价,特别是国家发改委允许非居民气价在冬季上浮 20%
后这一价格差就更为显著,因而无论是主要能源公司还是规模较小的燃气公司,都
⑤
有足够的价格激励为按更高价格结算的企业用户供应天然气。 然而在国家发改委
① 《天然气供需形势严峻,发改委要求三桶油保证供应》,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
cn/n1/2017/1020/c1004-29598031.html;《发展改革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务
院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7-12/18/content_5248173.htm#2。
② 笔者于 2018 年 11 月 27 日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陈占明副教授的访谈。
③ 笔者对杨建红的访谈。
④ 笔者对杨建红的访谈。杨建红指出中石油与河北各燃气公司所约定的合同供应量属于保密
的商业数据,外界无从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77.7 亿立方米的供应量要明显多于合同供应量。
⑤ 笔者对杨建红的访谈;笔者对陈占明的访谈。以河北省为例,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为每立
方米 1.50 元,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为每立方米 1.88 元,这一价格在冬季上浮 20%后大约涨至每
立方米 2.26 元,比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要高出约 51%。显而易见,按照市场规律,能源公司更倾
向于为按照非居民气价结算的企业用户供应更多天然气。
·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