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2期
P. 31
2020 年第 2 期
《2018 年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2019 年台湾保证法》《2019 年维吾尔人权政策
法案》《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等一系列国会“立法”,不仅快速构筑着对华战略
竞争的法律制度框架,也将遏华反华动员从精英层面延伸至普罗大众层面。
综上所述,冷战结束以来,美政军学界对中国的提防与怨念在不断累积,由于几
届政府对华观念不断调整,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接连发生,在全面遏制中
国问题上始终缺乏战略层面的明确性、统一性和持续性。这种状况在特朗普执政后发
生了变化,借助特朗普本人信奉“美国优先”和推动“公平贸易”的执念,涉华议题
被各界“鹰派”成功泛化,形成从贸易公平、技术合作、产业发展到经济体制、国家
安全的全方位收紧,目标直指中国“政治上的权威主义、经济上的国家资本主义、国
①
际关系上的新扩张主义”, 初步完成了从战略犹豫向战略坚定的质变。
二 中美关系新态势的特点和趋势
围绕如何看待崛起中的中国,美国战略学界于 2015 年至 2018 年进行了大讨
论,现已形成跨党派、跨阵营、跨领域的共识,即:过去若干年,美国历届政府
始终致力于将中国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以推动中国确立市场化经济体制、
进而实现政治变革,现在这项建设性接触的政策失败了,中国已经成为势不可挡、
越来越具“进攻性”的异质力量、足以全方位“挑战”美国优势领先地位的竞争
对手,美国的对华政策必须即刻调整,再不调整就来不及了。尽管对于如何调整,
美国战略学界尚未形成一整套清晰思路,存在“有限接触”与“全面遏制”的分
歧,但美国对华战略的定位已经全方位负面化,由“接触”向“规锁”转型,给
②
正在形成的新战略注入“新遏制政策”的既成事实。 这种变化在中美之间搅起
“行动-反应-再反应”的链条,深刻影响两国的情绪和判断,推动中美关系发生
形态和性质上的转折。
美国对中国的心态和应对的变化引发了中国战略界的深深忧虑。一段时间来,
中国战略界讨论的焦点是,美对华政策是否正在发生从建设性接触到全面遏制的转
折,如果转折的确在发生,中国需要在战略上做何反应?自身改革发展方略须做怎
样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对华战略思维的转变是根本性的,处理中美关
系长期依赖的“路径”发生了漂移。而在官方层面,处理对美关系更多强调斗争性
① 郑永年:《美国对中国的三大冷战判断》,全球化智库,http://www.ccg.org.cn/Expert/
View.aspx?Id=9321。
② Michael Mandelbaum, “Why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a New Containment Policy,” Foreign
Affairs,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19-02-12/new-containment.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