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4期
P. 145

2020 年第 4 期

                                                                    ①
               属零件,对军用燃料、军需补给、军事仪器设备实施破坏。   基因驱动技术可实现
               将传统生物武器投送载体从当前的“活性载体”扩展到  “非活性载体”。基因编
               辑技术辅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光遗传学技术、生物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研究工具,

               可将对人类、动植物的关键核糖核酸(RNA)功能的破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精细度,
                                                                                      ②
               大幅提升未来军事生物科技操控手段,制造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基因武器。
                  (二)非国家行为体制造生物恐怖主义活动的可能

                   国际生物军控领域已将生物武器防扩散的重心,从传统的国家主体转移至非
               国家行为体上。涉及民族分裂分子、跨国犯罪组织、恐怖组织或邪教组织和以生
                                                                                 ③
               物黑客为代表的新型生物技术制造主体,是生物恐怖威胁的主要来源。   这类非
               国家行为体更加隐秘,研究自由度更大且难以被监管,已经具有基因编辑操作平

               台等典型两用技术的应用能力,并成为在美国除尖端学术机构、企业、政府研究
               机构、独立实验室之外第五大生物类研究组织。如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八
               次审议大会上,美国政府特别列举了肯尼亚、摩洛哥所报道的生物恐怖主义阴谋

               被相继挫败,以及美国近十年超过 15 起涉及生物武器的刑事案件,表达了对非
               国家行为体从事生物恐怖主义的担忧,强调在全球范围对生物恐怖主义进行防范
               的严峻性和迫切性。
                                  ④
                   当前,非国家行为体之所以能够利用前沿生物技术制造生物恐怖主义活动,主

                                                                  ⑤
               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前沿生物技术门槛的日益降低。   随着关键基因序列信息
               的公开化,美国基因银行、英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日本基因数据银行等网站
               每天进行基因组序列的全球信息共享与更新,从学术会议、期刊、公开数据库中可

               轻易获取高致病性病原体和病毒的关键基因序列。例如,目前涉及 H5N1 高致病性
               流感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核酸序列的学术文章,已将生产、


                  ①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rticle I: Reinforcing  the Core  Prohibition of the 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 BWC/CONF.VIII/WP.14, October 2016.
                  ②  John Marshall and Omar S. Akbari, ‘‘Can CRISPR-Based Gene Drive Be Confined in the Wild?
               A Question for Molecular and Population Biology,’’ ACS Chemical Biology, Vol. 13, No. 2, 2018,
               pp. 424-430.
                  ③  Germany, “Strengthening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Regard to Dual Use Materials,”
               BWC/CONF.VIII/PC/WP.35, August 2016.
                  ④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cquisition and Use of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 Addressing
               the Threat,” BWC/CONF.VIII/WP.19, November 2016.
                  ⑤  D. Ewen Cameron, C. J. Bashor and James J. Collins, ‘‘A Brief History of Synthetic Biology,’’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Vol. 12, No. 2, 2014, pp. 381-390.
                                                                                    · 143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