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4期
P. 146
前沿生物技术发展的安全威胁:应对与展望
改造病毒并提升传播能力的方法公之于众。第二,包括基因序列在内的关键实验材
①
料获取的便捷化。 当前,生物科技型企业可提供实验所需的全部技术服务和相关
试剂。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订单方式轻易获取高致病性病原体或病毒的基因序列、
实验设备、耗材及替代品,且成本逐年下降。
(三)生物实验室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威胁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很多生物实验室已经突破了诸多前沿生物技术的操作“瓶
②
颈”。首先,对高致病性细菌和病毒的设计与合成成为可能。 随着近十年来针对
各种原核真核基因组的研究陆续取得突破,加之合成人类基因组国际计划的启动,
目前生物实验室内人工设计合成 SARS 病毒等高致病性细菌和病毒已无任何技术
③
障碍。其次,对生物性状重大改变的人工技术。 如基因编辑技术可短时间内在生
物实验室完成对病原体、动植物甚至人类生物性状的重大改变;动物病原体种属屏
障频被突破等导致新发和烈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疾病的几率大幅度提升。最后,基
④
因合成技术已可实现对“已灭绝”致病性病毒的“复活”, 不仅能够形成更高毒
性和更强抗药性,同时还可能伴随出现某些前所未有的生物特性。
此外,温室效应、病原体自身进化等因素也大大提高了疫情预警、监测、诊断、
⑤
溯源、药品研发等防控工作的难度。 人工合成病毒在感染能力、扩散能力、致死
能力和逃逸能力等方面较天然病毒能力更强,对病毒溯源涉及的范围更广、难度更
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操作人员感染或病毒外泄,继而造成安全隐患。
三 应对前沿生物技术安全威胁的难点与挑战
在当下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引发更多的安全威胁。
① Alec Nielsen and Christopher Voigt, ‘‘Deep Learning to Predict the Lab-of-origin of
Engineered DNA,’’ Nature Community, Vol. 9, No. 1, 2018, p. 3135.
② Roberta Kwok, ‘‘Five Hard Truths for Synthetic Biology,’’ Nature, Vol. 5, No. 463, 2010,
pp. 288-290.
③ Jennifer Kuzma and Zahra Meghani, ‘‘Regulating Animals with Gene Drive Systems: Lessons
from the Regulatory Assessment of 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osquito,’’ Journal Responsible
Innovation, Vol. 1, No. 5, 2018, pp. 203-222.
④ Kevin Smith, ‘‘Synthetic Biology: A Utilitarian Perspective,” Bioethics, Vol. 27, No. 1, 2013,
pp. 12-14.
⑤ B. M. Gandhi, ‘‘An Overview of the Advances Made in Biotechnology and Related BTWC
Concerns,” CBW Magazine, Vol. 4, No. 3, 2011, pp. 11-32.
· 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