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4期
P. 46
援助安全:一个基于援助载体的新议题
机遇,但这种“安全化”趋势却可能会“丧失援助在提升贫困人口真正安全与正
①
义关切中的潜能”。 因此不少实践者认为,应该“拒绝”这种安全化趋势的蔓
延,并且这种安全化是有失偏颇的,它会操作援助“更多地服务于援助国所认知
②
的安全利益”而“更少地关注普通民众的利益关切”。
综上所述,援助与安全之间的联结愈来愈深入,并逐渐显现出从一般关联到深
入互嵌的基本趋势。在当前权力转移、大国竞争加强与全球动荡加剧的情况下,这
种源于不同层次和主体的针对援助的“安全化”趋势实际上扭曲了援助国或者援助
机构对受援国的正常援助过程,造成了援助相关资源的不足状况,更从两端将援助
资源置于危险境地。这也将“援助安全”问题提上了研究议程。
四 从援助“安全化”到“援助安全”?
当前,学术研究依然没有完成援助与安全之间全面联结的完整“拼图”。学界
还集中在从援助国之援助实施与受援国之援助效果角度来讨论其联结,忽视了从援
助资源自身讨论其与安全联结的视角。尽管有学者呼吁对外援助的评估范式应该从
③
“援助有效性”迈向“发展有效性”; 但是,仅仅从功能与效果方面予以关注,将
无法从整体上囊括援助实施过程的全貌,缺乏从“安全”视角洞察援助“载体”自
身,这种范式转变必然沦为一种无本之木。更重要的是,安全化趋势已经嵌入到援
助国和受援国之主客体互动结构之中,主要援助国的安全化举动已经对援助资源的
投入、分配和功能发挥等过程造成了负面影响。可以说,援助资源实际上处于一种
话语框定和政策实践的多重且实质的“威胁”下。在“安全化”趋势下,援助载体
自身必须接受“安全”思维的检视。
本文将对外援助视为特定国际结构背景下连接援助国与受援国的一种循环反
馈过程。在此,作为过程的对外援助至少包括三个要件,即援助主体、援助客体与
援助载体。援助主体是援助国和国内精英与选民,援助客体包括受援国及受援助影
响的目标人群与团体等。援助载体就是指援助资源本身,可以细化为支撑对外援助
① Safeworld, The Securitisation of Aid? Reclaiming Security to Meet Poor People’s Needs,
London: Safeworld, February 2011, pp. 1, 10.
② Safeworld, The Securitisation of Aid? Reclaiming Security to Meet Poor People’s Needs,
London: Safeworld, February 2011, p. 1.
③ 贺文萍:《从“援助有效性”到“发展有效性”:援助理念的演变及中国经验的作用》,载
《西亚非洲》2011 年第 9 期,第 120-134 页。
·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