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6期
P. 94

“熊通困境”:国际体系中的身份政治与安全两难

            主要以“礼法”为标准的华夏文明共同体当中,楚长期被视为“蛮夷”,不在诸夏
            之列:在周天子主持会盟时,楚子被视为与鲜卑(东夷)地位大致等同的“蛮夷”,
                                                  ①
            仅从事劳役工作,不得参与正式的祭典。   即使是在幽王见杀、平王东迁、周王室
            影响衰微、国际权势对比出现重大变动之后,楚国仍不被主要为诸夏诸侯所组成的
            国际体系所认同。以“尊王攘夷”为政治号召的齐桓公,也将楚与北狄、西戎等一
            起视为诸夏的异类、叛逆和齐国称霸的主要障碍,因此以明显牵强的理由,会同宋、

                                                          ②
            鲁、陈、卫、许、邢、曹等诸侯国一同征伐楚国。   这些现象均表明:楚国作为异
            质文明的身份定位,长期为国际体系所排斥和孤立的状况,已成为常态。
                (三)体系压力与国际冲突
                 正是出于以上原因,楚与既有的、以周王室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关系是全然紧

            张的。周王室早期对楚采取“对冲”战略,即以“接触+制衡”方式:在将熊绎封
            至荆蛮土地后,周王室亦不断在楚周边安插随、郧、唐、申等姬姓诸侯(即所谓“汉
            阳诸姬”),以就近对楚加以监督。同时,周王室亦通过不断向包括荆蛮在内的南方

                                                      ③
            用兵,以求消除威胁并对潜在敌手进行威慑。   周王对南方的军事打击,部分取得
            成功(如降服淮夷、徐戎,使之成为新的属邦),同时亦有屡次受挫的历史,甚至
                                   ④
            有昭王六师皆没的记载。   在此过程中,楚与周王室及其他姬姓诸侯的关系,已历
            经从早期的有限合作逐步恶化为直接敌对的过程。尤其是昭王南征不返,被认为与

                                      ⑤
            楚国存在极其微妙的联系。

                ①“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见徐
            元诰撰:《国语集解·晋语八》,北京:中华书局 2002 年版,第 430 页。
                ②“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
            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
            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见杨伯峻编著:
            《春秋左传注·僖公四年》,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288-291 页。
                ③  周成王四年,王师伐淮夷;康王十六年,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昭王十六年,伐楚涉汉
            遇大兕;昭王十九年,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宣王五年,方叔帅师伐荆蛮。见[清] 王国维撰: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宋志英辑:《〈竹书纪年〉研究文献辑刊(第十册)》,北京:国家图
            书馆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546-564 页。
                ④“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周昭王十九年,天大噎,雉兔皆震,丧六师
            于汉。”见方诗铭、王修龄编:《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3-44 页。昭王南巡且兵败,肯定与楚有内在的联系。
                ⑤  若干年后,齐桓公便以“昭王南征而不复”作为理由,率诸侯联军讨伐楚国。见杨伯峻
            编著:《春秋左传注·僖公四年》,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290-291 页。
            · 92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