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国际安全研究》2020年第6期
P. 96

“熊通困境”:国际体系中的身份政治与安全两难


                           二 “熊通困境”与崛起国的安全两难


                 在经典现实主义看来,国家间发展速度之不同及其引发的国际体系内相对权势
           (以军事—经济力为主要表现)的变化,导致现有霸权国“统治”国际体系内其他
            国家的能力受到削弱,进而出现国际体系霸权向下一个军事—经济强国转移的趋

                                                                       ①
            势,唯一的问题在于霸权的交接是通过和平方式还是通过战争。   然而,多数历史
            案例均已表明:主要由霸权国家根据本国国内政治建构出的国际体系“身份”(包
            括文化、宗教、观念及政治意识形态),不仅随着霸权的确立而逐步取得体系内多
            数组成单元(国家)的共识,进而对体系内部各单元间的相互交往模式(即国际秩

            序)产生明显的规范和塑造作用,甚至自身也构成了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②
            对那些处于“熊通困境”中的崛起国家而言,由于其异质身份、不容于体系现有的
            身份共识,而长期被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所防范、压制和排斥,几乎不可能在既

                                                                    ③
            有国际体系内争取到与自身不断增长实力所相称的国际地位。  由此导致的显著受
            挫感,加之随着自身实力增强以及由此带来的变革体系、保证自身利益成本的相对
                                                                             ④
            减少,使得其变更现有国际体系的意愿较一般国家而言显然更为强烈。
               (一)“熊通困境”的突破路径

                 突破“熊通困境”的路径一般有二:一是坚持强化物质权力(尤其是武力)并
            在对外行为中持续展示和运用之,直至发动霸权战争,以求实质性颠覆霸权、创建
            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体系;二是用相对和平的手段推动现行国际体系内身份共识的

            解体,进而摆脱因己方身份而受国际体系排斥的困境。诸多历史案例证明,途径一,
            即寻求使用武力等强制性方式颠覆(而非主要依靠非武力手段以渐进方式变革)现
            有国际秩序,是处于“熊通困境”的崛起国家最倾向于选择的方式。
                 历史上,楚国即主要依靠武力胁迫和侵略路线,以求争取得到国际承认(特别


                ①  参见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186。
                ②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85.
                ③  Bentley B. Allan, Srdjan Vucetic and Ted Hopf, “The Distribution of Identit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Order: China’s Hegemonic  Prospec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72, No. 4,
            2018, p. 16.
                ④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187.
            · 94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