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1期
P. 128
ၹ൝০֝ğ߄ࢳ٤Ԯνಆ֥תૐਫ਼ࣥ
应对这一挑战时的政策成败,直接影响了非传统安全的治理效果。 魏玲认为东亚
①
安全主要是主权安全和发展安全,尤其是非传统安全合作应成为提升人民福祉的优
先领域,而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合作具有的协商一致、低制度化和循序渐进等特征,
这是对周边缺乏战略互信的国家产生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②
第二,围绕非传统安全治理中的特殊主体,艾林·齐默尔曼(Erin Zimmerman)
强调智库在亚洲非传统安全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智库往往能够通过界定、塑造、重
构和管理非传统安全问题,较为成功地控制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政治话语权,并通过
这种方式将自己嵌入到现有的地区安全治理流程当中,从而重新定义安全在 21 世
③
纪的实质性内容。 劳拉·艾利森(Laura Allison)注意到了东南亚民间社会对区
域非传统安全治理的参与,但亦指出其参与程度有限,认为应当将审议与参与过程
相结合,以及承认跨界安全问题应超越以国家为中心的治理路径这两个核心议题,
纳入东盟自金融危机后即开始推动的“以人为本”的区域治理理念当中。
④
第三,对于合作的具体方式,陈寒溪强调本地区合作模式的开放性、非排他性
和渐进性,认为正是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以军事同盟为主的地区安全架构,建立起
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从而实现了本地区的共同安全和综合安全。 苏浩指出,以东
⑤
盟地区论坛为代表的东亚安全合作机制通过推动合作安全,即秉持不同安全利益的
国家出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共同考虑,通过对话和磋商建立起来的一种安全合
作模式,合作安全使本地区原本的“哑铃”型、对抗式的安全结构,演变为“橄榄”
型的安全共同体。
⑥
① Mely Caballero Anthony,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n Asia: Issues, Challenges,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 2013.
② 魏玲:《东亚安全秩序的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对冲》,载《外交评论》2017
年第 1 期,第 43-63 页;魏玲:《规范·制度·共同体——东亚合作的结构与方向》,载《外交
评论》2010 年第 2 期,第 67-81 页。
③ Erin Zimmerman, Think Tanks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Governance Entrepreneurs in
Asia, Critical Studies of the Asia-Pacific,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④ Laura Allison and Monique Taylor, “ASEAN’s ‘People-Oriented’ Aspirations: Civil Society
Influences o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Governance,”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71, No. 1, 2017, pp. 24-41.
⑤ 陈寒溪:《东亚的合作安全》,载阎学通、金德湘主编:《东亚和平与安全》,北京:
时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65-403 页。
⑥ 苏浩:《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模式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
前言第 21 页;苏浩:《东亚整合的艰难之路:“平轴”—“胡桃”—“双核”模式的建构》,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8 年版。
· 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