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1期
P. 130
ၹ൝০֝ğ߄ࢳ٤Ԯνಆ֥תૐਫ਼ࣥ
安全研究的本质是一种相对二元的思维模式,其关键点在于找到损害安全的
对立面是什么,威胁来自于哪里,应当消灭什么、克服什么、化解什么才能实现
安全。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往往来自其他国家行为体,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
则一般来自于恐怖组织、自然灾害、传染病和气候变化等非国家行为体或客观自
然条件。然而“随着大量复杂多变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出现,以‘非军事性’为特
征的‘资源性’安全困境日益凸显,冲击着各国政府及跨国组织的现有安全政策
①
和安全机制”。 当前国际层面的疫情扩散是一次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危机,对
各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导致世界范围内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地区层面,
出现了国际合作乏力、国家间斗争加剧甚至相互指责的反常情况。这在一定程度
上模糊了过去人们对于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来源的区分,因而使从前在思
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对这二者的固有区隔出现了杂糅。因此,本文基于国际安全
的本质属性,尝试借助传统安全研究中安全困境的分析框架,探索此次非传统安
全困境的成因。
二 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危机界定:由不确定性引发的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是指一国为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降低
了他国的安全感,促使他国也采取相应的安全举措予以回应,导致本国陷入更加不
安全的境地。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认为,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
下,安全困境即为三种无政府文化中霍布斯文化在现实国际关系互动中的典型表
现。 约翰·赫兹(John H. Herz)是首先将安全困境概念引入国际关系研究的学
②
者,他将安全困境细化为“核武困境”和“生存困境”两种类型,并提出了护持和
普世主义两种理论。以“核武困境”为代表的传统安全领域是安全困境研究的主要
议题,但赫兹同时也关注到了其他低级政治安全的问题,并将其提出的“生存困境”
界定为:人类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所面临的环境、生态及人口问题等,是国际关系
领域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生存权与发展权、科技进步与环境容纳力之间众多困
境的总和,使世界陷入了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及军备竞赛等一系列关乎
① 余潇枫、王梦婷:《非传统安全共同体:一种跨国安全治理的新探索》,载《国际安全
研究》2017 年第 1 期,第 4-25 页。
② [美] 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244-307 页。
· 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