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1期
P. 134

ၹ൝০֝ğ߄ࢳ٤Ԯ๤νಆ঒࣢֥תૐਫ਼ࣥ

            因变量,并围绕这一概念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归因框架,认为能力、意图、利益
            和决心四个内部维度及一个外部的环境维度对理解他人行为必不可少,而不确定
            性这一要素在其中的任一维度均发挥作用,不仅能造成某一独立维度的认知困

                                                             ①
            难,这些因素间的互动也会加剧对人类认知的挑战。   李少军则将不确定性视为
            国际关系发生和发展的干扰变量,强调国际关系的社会性和系统性、观念不能直
            接观察的特点、系统效应的复杂难解等因素,均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信息的不完备

            和推论的不确定性。
                                ②
                 在地区合作中,魏玲将不确定性引入了东亚合作的研究范畴,认为东亚安全秩
            序的不确定性从根本上讲是理念的不确定性,而思考如何构建关照他者的体系价
            值,包容广泛的差异性,才是走出安全困境的根本之道。
                                                                 ③
                 在非传统安全研究的视域下,饭田敬辅(Keisuke Iida)将不确定性区分为“战
            略的不确定性”(strategic uncertainty)、“分析的不确定性”(analytic uncertainty)
            和“随机型不确定性”(stochastic uncertainty),他虽强调战略的不确定性主要用

            于描述威慑或军控谈判等高级政治领域的行为体互动,但也指出不确定性并非只出
                                                              ④
            现于高级政治领域,在其他低级政治领域也同样存在。   余潇枫更进一步指出,非
            传统安全的理论研究亦受到以二元对立为特征的方法论的局限,难以超越传统安全
            研究的国家本位立场,致使西方非传统安全理论在超越传统安全困境的同时又陷入

            新的安全困境。   方长平亦强调,非传统安全除了跨国性和蔓延性的特征外,还具
                           ⑤
            有很强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
                                        ⑥
                 新冠肺炎疫情即为当下最为棘手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而各国在抗疫合作中出现

            的非传统安全困境,则是由于各国对彼此的政策和行为意图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这

                ①  唐世平:《一个新的国际关系归因理论——不确定性的维度及其认知挑战》,载《国际
            安全研究》2014 年第 2 期,第 3-41 页。
                ②  李少军:《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 年第 6
            期,第 23-38 页。
                ③  魏玲:《东亚安全秩序的不确定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对冲》,载《外交评论》2017
            年第 1 期,第 43-63 页。
                ④  Keisuke Iida, “Analytic Uncertaint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7, No. 4, 1993, pp.
            431-457.
                ⑤  余潇枫、甘均先:《重塑“安全文明”:非传统安全研究——余潇枫教授访谈》,载《国
            际政治研究》2016 年第 6 期,第 127-145 页。
                ⑥  方长平、熊冰由页:《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探究》,载《教学与研究》2007 年第 9 期,
            第 58-63 页。

            · 132 ·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