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102
印度尼西亚海洋安全思维与合作逻辑
赢得人心。
第二,在传统海洋安全领域,提升两国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务实合作。鉴于印
尼展现出规避成本、重视短期收益和偏好“硬件”提升型的务实合作的特征,又
考虑到印尼对中国在南海战略意图的疑虑以及印尼在中美之间选边的压力越来
越大,中国若提出捐赠舰艇或设备、提供军事援助等“硬件”提升型合作,反而
可能加深印尼对中国的误解。由此视之,中印尼海军或海上执法部门之间的人力
资源提升类的合作可能是双方更容易接纳的“硬件”合作。尤其与新建的印尼海
上安全局建立适当的双赢合作,例如,为其员工提供关于国际法、海上意外相遇
规则(CUES)的培训等,不仅有益于支持印尼政府将海上执法责任从印尼海军
等机构剥离的机构改革规划,而且对于降低纳土纳渔业纠纷的热度和去政治化也
有益处。
第三,两国可加强关于海洋边界争议的法理依据的非正式讨论。印尼“言必
称《公约》”的倾向是两国在南海开展海洋安全合作的敏感点。虽然《公约》是
印尼海上主权和安全的法律保护盾,但应看到印尼也不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公约》
践行者,甚至对《公约》的一些要求也有怨言。中方研究机构可以邀请印尼方就
《公约》中意义不明的条款和有实践困难的条款进行多角度的学术探讨。这有助
于双方互相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逻辑,寻找共识和共同利益,并共同推动相关国际
法的完善。
此外,中方也应支持印尼从历史角度看待纳土纳周边海域权利重叠问题和南
海争议。正如印尼国防大学教授巴克利(Connie Rahakundini Bakrie)所言,印尼
也有历史依据证明对纳土纳海域的实际控制,有条件与中国基于历史依据探讨纳
①
土纳专属经济区权益重叠问题。 中方应尊重和支持印尼基于历史依据解决争议
的平等权利,这将有益于在未来两国寻找到除了《公约》以外的共识性基础来进
行协商。
五 结论
对一国地理特征的动态认知,不断地塑造着该国的海洋安全思维。印尼有“群
① CNN Indonesia, “Kisruh Natuna, Indonesia Dinilai Bisa Gunakan Klaim Sejarah,” January 18,
2020, https://www.cnnindonesia.com/nasional/20200117211923-20-466449/kisruh-natuna-indonesia-
dinilai-bisa-gunakan-klaim-sejarah.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