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3期
P. 77

2021 年第 3 期

                   菲律宾是亚洲最早爆发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家,堪称“亚洲觉醒”的先声。
                                                                                        ①
                                                                        ②
               帝国主义虽然不情愿,但却有效地催化了菲律宾民族主义。   从加西亚总统的
              “菲律宾人第一”政策开始,菲律宾民族主义在经济领域开始觉醒。随后的麦格赛

               赛总统时期,菲律宾民族独立性开始增强,提出了“亚洲人的亚洲”的口号。进
               入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菲律宾民族主义有较大的发展,工人、农民和学生等各
               阶层反美的示威游行如火如荼,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成为反美民族主义的主

               要目标。1971 年 8 月 31 日,趁菲律宾反美浪潮高涨之际以及越南战争后美国在
                                                             ③
               亚洲的战略收缩,马科斯收回了桑莱岬海军基地。   肯尼迪政府在 1961 年出台的
               NSC6107 号对菲国家安全政策文件中,对菲律宾民族主义发展现状的评价是:
              “从长期来看,寻求民族身份和国家利益的民族主义情感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在维

                                                                                ④
               持美菲同盟关系的框架下,菲律宾必然会走向更加独立的外交政策。”
                   随着冷战的结束,苏联解体后,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对于美国而言价值已不如
               从前大,而美国对菲律宾安全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如冷战时期。1991 年,菲律宾参

               议院否决了继续延长美军基地的协议,美军关闭基地并撤出了菲律宾,菲美安全
               关系进入低谷。没有了共同的敌人和威胁,菲美安全合作一时找不到合作的切入
               点。拉莫斯政府面对国内强烈的反美情绪,于 1994 年 11 月拒绝了美国提出的
              《美菲搜索与交叉维修协定》,1996 年,菲美因法律问题决定终止大规模军事演

               习,   双方只保持了一些常规的小规模的联合军演。1995 年的美济礁事件促使菲
                   ⑤
               律宾在军事安全上再次向美国靠拢。1999 年 5 月,菲律宾参议院批准了菲美《访
               问部队协议》。协议从法律上扫除了参加演习的美军进入菲律宾的障碍,菲美军

               事合作再次加强。
                   在后基地时代,菲美安全合作体现为双边军事合作协议,菲律宾力求在安全需
               求与独立主权之间取得平衡。持反美民族主义立场的菲律宾前副总统特奥菲斯


                  ①  陈衍德:《从民族解放运动到民族分离浪潮——20 世纪东南亚民族主义的角色转
               换》,载《东南学术》2003 年第 5 期,第 158 页。
                  ②  Reynaldo Silvestre, “Imperialism and Filipino Nationalism,” Philippine Studies, Vol. 21, No. 3,
               1973, p. 310.
                  ③  时羽卓:《马科斯时期的菲美关系演变(1965~1986 年)》,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年,第 16 页。
                  ④  张行、袁丁:《菲美特殊关系与马卡帕加尔民族主义外交》,载《东南亚研究》2014
               年第 4 期,第 43 页。
                  ⑤  梁志华:《美菲同盟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第 16 页。
                                                                                     · 75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