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4期
P. 15
2021 年第 4 期
应——“战争”。 实际上,美国早在 1986 年和 1998 年就已经参与过两场“反恐
①
②
战争”, 但直到九一一事件后才由“防御性反恐”和“进攻性报复”转为“全球
反恐战争”,包括先发制人的打击、军事占领、稳定行动、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后勤
③
与情报支持等。 国家主权所固有的保护并不适用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美
国于 2001 年和 2003 年针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先后采取了反恐军事行动,推翻了塔利
④
班政权和萨达姆政权。 为赋予“反恐战争”以正义性,它被建构为“自卫的”、
避免平民伤亡的、拯救无辜生命的、没有和平方式可以替代的、并且能取得胜利的
“战争”。
⑤
(二)“恐怖主义是野蛮的东西”
首先,建构恐怖主义。“野蛮”价值观有如下特征:(1)崇尚暴力。恐怖分子
焚烧、斩首、屠杀平民等“野蛮”行为,没有仁慈、同情、宽容和怜悯可言,甚至
会滑向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美国已故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George Shultz)写
道:“人们试图使自己摆脱霍布斯所描述的原始生存状态,在该原始状态中,人们
生活在‘持续的恐惧和暴力死亡的危险……肮脏、残忍和短命’中。……然而,所
有这些来之不易的成就都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 ⑥ (2)反对民主和自由。九一
一事件后,小布什发表演讲,“美国人在问,他们(恐怖分子——引者注)为什么
恨我们?他们痛恨我们在这个会议厅所看到的——一个民主选举的政府。他们的领
导人都是自封的。他们憎恨我们的自由——我们的宗教自由,我们的言论自由,我
们的投票自由、集会自由,我们的分歧自由。”
⑦
其次,区分内外群体。恐怖分子发动的“野蛮”袭击不针对特定国家,而是整
① Caleb Carr, “Terrorism as Warfare: The Lessons of Military History,” World Policy Journal,
Vol. 13, No. 4, 1996/97, pp. 1-12.
② “第一次反恐战争”(1986 年)叫埃尔多拉多峡谷行动,是美国军人在德国遭受“恐怖
袭击”后对利比亚的报复;“第二次反恐战争”(1998 年)叫“无限延伸行动”(Operation Unlimited
Reach),作为对美国驻非洲两处大使馆被炸事件的回应。
③ Jeffrey H. Michaels, The Discourse Trap and the US Military: From the War on Terror to the
Surge,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pp. 19, 24-35.
④ Renée De Nevers, “Sovereignty and Ethical Argument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State Sponsors
of Terrorism,” Journal of Military Ethics, Vol. 6, No. 1, 2007, pp. 1-18.
⑤ Richard Jackson, “Security, Democracy, and the Rhetoric of Counter-Terrorism,” Democracy
and Security, Vol. 1, No. 2, 2005, pp. 160-164.
⑥ George P. Shultz, “Terrorism and the Modern World,” Terrorism, Vol. 7, No. 4, 1985, p. 435.
⑦ George W. Bush, “Address to a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 and the American People,” United
States Capitol, Washington, D.C., 2001, https://2001-2009.state.gov/coalition/cr/rm/2001/5025.htm.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