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4期
P. 26

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反恐过程中的主导性隐喻及其后果

            力的挑战,其中就包括“反战”运动——“不流血换石油”运动。然而,这些挑战被
            主导性隐喻的接受者和认同者通过呼吁爱国主义、诋毁反对者、使用压力团体等手段
                            ①
            得到了有效应对。   那些挑战主导性隐喻的人会被贴上“不爱国”“同情恐怖主义”“非
                                                                         ②
            美国人”甚至“反美国人”的标签,这可以被视为言论自由的丧失。

                              四  主导性隐喻带来的各种陷阱


                 隐喻是有生命力的,除了能自我强化,还会限制人的思维和行动。前面的论述
            或许有助于说明,只使用一种隐喻,往往并不能全面理解恐怖主义,也不能全面治
            理恐怖主义。但实际上,每种隐喻均有其缺点,即使是有更多的隐喻,也不一定能

            弥补其缺点。而主导性隐喻的盛行,会使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治理产生诸多负面
            影响。
               (一)框定反恐目标

                 每一种隐喻都有它期待的目标,框定了恐怖主义能否被消灭,如何评估反恐成
            效,民众对恐怖主义的态度等问题。
                 其一,“战争”隐喻。美国民众可以从政府口中得知塔利班政权被推翻了、萨
            达姆政权被推翻了、本·拉登(bin Laden)被击毙了,甚至“伊斯兰国”被剿灭了,

            这些的确鼓舞了美国人,但他们始终没有听到“战争”结束了。相反,美国政府一
            再向公众强调恐怖主义是长期挑战,“全球反恐战争”是“长期战争”。美国对“战
            争”“胜利”的标准也在变化,从“孩子们可以生活在没有恐惧的环境中,恐怖‘袭

            击’的‘威胁’不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到消除“对人们生活方式构成
                                                             ③
           ‘威胁’的恐怖主义”再到“结束恐怖主义的祸害”。   无限期地维持“长期战争”

                ①  Richard Jackson, “The 9/11 Attack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Narrative,” in
            Matthew J. Morgan,  ed.,  The Impact of 9/11 on the Media,  Arts, and  Entertainment: The Day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p. 31.
                ②  Anne Aly and Lelia Green, “Fear, Anxiety and the State of Terror,” Studies in Conflict and
            Terrorism, Vol. 33, No. 3, 2010, pp. 275-277.  需要指出,主导性隐喻的四种强化机制相互影响。九
            一一事件后,出于解决威胁赤字和维持身份的需要,政客们精心使用各种隐喻建构恐怖主义,操
            纵政治恐惧。基于人们的恐惧,这些隐喻被嵌入社会系统,从而在整个社会中盛行。从这个角度
            来看,恐怖主义威胁可能不是真实存在的,恐怖主义的治理也存在过度反应的情况。
                ③  对“战争”“胜利”标准的梳理详见 Arie W. Kruglanski, Martha Crenshaw, Jerrold M. Post and
            Jeff Victoroff,  “What Should This Fight Be  Called? Metaphors of Counterterroris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Vol. 8, No. 3, 2007, p. 103。
            · 24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