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4期
P. 32

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反恐过程中的主导性隐喻及其后果

            民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还能使用其他隐喻如与之相近的“植物”隐喻来描述恐怖
            主义的“分支”和“蔓延”。隐喻分析离不开相关研究人员的学术努力,尤其是定
            量成果。

                 就现实意义而言,本文分析了人们对恐怖主义的隐喻如何限制思维和行动,最
            终导致恐怖主义治理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首先,框定反恐目标。安全部门设
            置的反恐目标就是衡量反恐成效的标准,如果设置的目标难以实现或模糊不清,就

            难以取得相应的反恐成效,损耗资源和辜负民众的期待。其次,限制和误导反恐行
            动。管理边界和管控移民、“铲除”恐怖主义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有效的反恐措
            施,同时忽视可能有助于削减暴力的“谈判”措施。最后,间接助长了恐怖主义。
           “战争”隐喻引导的“反恐战争”提升了恐怖分子的地位、破坏政治秩序、伤害无

            辜平民,其他主导性隐喻加强了“恐伊症”。
                 为缓解隐喻陷阱的负面影响,除了灵活使用多种措施、重建受损的政治秩序、
            减少对无辜平民的伤害和对穆斯林的歧视外,还要坚持“犯罪”隐喻的主导地位。

           “犯罪”隐喻与其他主导性隐喻有很大不同,一是“犯罪”隐喻将恐怖主义与人民
            而非国家对立起来;二是“犯罪”隐喻将恐怖主义建构为“跨国犯罪”和“国内犯
            罪”而非纯粹的外国问题;三是“犯罪”隐喻设定的反恐目标是持续的活动,利用
            情报、警察、司法“抓捕”“起诉”“审判”“定罪”恐怖分子,向民众传达了一种

            令人安心的感觉;四是更能加强各国之间的情报共享和国际反恐合作;五是包含了
            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各种活动:(1)典型的犯罪。劫持、绑架、围攻、敲诈勒索、谋
            杀、诈骗、洗钱、贩毒、走私、倒卖文物、抢劫银行等为恐怖主义提供资金支持的

           “犯罪”。(2)与恐怖活动有关的“犯罪”。包括实施恐怖袭击、参加恐怖组织、资
            助恐怖活动、为恐怖主义提供联络、为恐怖活动准备危险物品等。(3)与意识形态
            有关的“犯罪”。包括制作、非法持有、散发宣传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视
            频资料,或者通过讲授、发布信息等方式宣传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在美国,“犯罪”

            隐喻并未像“战争”隐喻那样制度化,长期受“战争”隐喻压制。因而,美国调整
           “战争”胜利的标准,宣布结束“反恐战争”尤为重要。当然,“犯罪”隐喻并非没
            有缺点,如果恐怖分子是“罪犯”,“谈判”就不合适,正如与“土匪”打交道是不

                         ①
            合适的一样。
                 本文的研究并非没有缺陷。一是未将恐怖主义作为源域考察。了解什么能被称

                ① Paul Gilbert, Terrorism, Security and Nationality: An Introductory Study in Applied Pol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 167.
            · 30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