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5期
P. 17

2021 年第 5 期

               察技术以及核武库相对于冷战时期的削减等因素,正在增加对核武库进行常规和核
               打击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高精度发射系统与核武器相结合,有可能实现几乎不
               产生放射性沉降物的目标打击战略,从而大大减少死亡人数。有学者将这种变化称

                                                                 ①
               为打击军事力量战略的革命(counterforce revolution)。   在这种技术变革背景下,
               首次针对军事力量的核打击对防御方造成的损失,与防御方实施核报复后进攻方反
               报复对防御方造成的损失之间的差异会更显著,这无疑会进一步削弱防御方对这类

               核打击的威慑承诺可信度。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潘振强少将设想过一个具体情境:美国为阻挠中国
               统一台湾,使用低当量战术核武器对中国海军舰队发动小型战术核打击,导致中国
               数千士兵死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对美国实施惩罚性核报复,根据中国现有

               的核报复能力,这种报复意味着对美国大城市实施核打击并由此造成数十万乃至数
               百万人死亡以及其他破坏性影响。对此潘振强坦言,如何使美国相信中国有足够的
                                                                         ②
               政治勇气和决心采取这种不成比例的报复,可能是一个大问题。   而比人道主义层
               面的顾虑更棘手的是,中国决策层还必须考虑实施核报复将极有可能遭到美国的反
               报复,从而使自己遭受更大的损失。如果美国认为中国不愿意承受这一更大的损失,
               那么中国对美国这种类型核打击的核威慑就将难以奏效。
                   其次,“确保摧毁”有可能诱发核升级。获得确保摧毁能力有可能极大地提升

               本国对危机稳定性的信心,亦即相信敌我两国的常规冲突不会升级为核冲突,而这
               种信心有时非但无益于慑止敌国的进攻,反而有可能加大双方发生核冲突的几率。
               菲奥娜·坎宁安(Fiona S. Cunningham)和傅泰林(M. Taylor Fravel)在 2019 年的

               一篇论文中,就坦率而尖锐地指出了中国所面临的这一风险。他们指出,中国战略
               界对中美危机稳定性的判断非常乐观,认为在相互确保摧毁态势下,中美常规军事
               冲突甚至有限核冲突升级为大规模核战争的风险很低。这种乐观预期会被美方解读
               为,美国对中国发动常规和有限核打击引发中国大规模核报复的可能性很低,这无

               疑将增加美国发动这两类打击的可能性,这反过来又将增加中国的安全压力,迫使




                  ①  Keir A. Lieber and Daryl Grayson Press, “The End of MAD? The Nuclear Dimension of U.S.
               Prima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4, 2006, pp. 7-44; Keir A. Lieber and Daryl G. Press,
               “The New Era of Nuclear Weapons, Deterrence, and Conflict,” Strategic Studies Quarterly, Vol. 7, No.
               1, 2013, pp. 3-14.
                  ②  Zhenqiang Pan, “A Study of China’s No-First-Use Policy on Nuclear Weapons,” Journal for
               Peace and Nuclear Disarmament, Vol. 1, No. 1, 2018, p. 129.

                                                                                     · 15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