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5期
P. 19

2021 年第 5 期

               灭性打击。   罗辑利用这一法则向三体人承诺,如果后者不放弃入侵,他将向宇宙
                         ①
               发布三体星系坐标,这将导致人类与三体人的共同毁灭。人类由此与三体人建立了
              “相互确保摧毁”关系。罗辑向三体人发出上述威胁时,他由于人类对他的误解已

               决意自尽,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威胁成功慑止了三体人的入侵。然而,这种威慑只
               维持了 54 年,当负责在遭到入侵时按下发布星系位置按钮的“执剑人”由罗辑换
               成另一个心地慈善的女孩程心的那一刻,三体人发动了对地球的进攻。由“黑暗森

               林”法则所确立的“相互确保摧毁”态势并未改变,但威慑失效了,因为三体人根
               据获得的信息判断,程心没有不惜牺牲全人类而按下按钮的决心。
                                                                            ②
                   这个虚拟案例形象地说明了“相互确保摧毁”为何无法确保慑止无限战争:当你的
               报复会导致你自己被毁灭时,让对手相信你会实施这种报复是困难的,而如果对手不相

               信你会报复,那么你纵然有百分之百摧毁对手的报复能力,这种能力也将形同虚设。
                  (五)失控风险、决心与相互确保摧毁下的核威慑原理
                   以上分析了承诺可信度(威胁意图可信度)对核威慑的重要意义,以及“确保

               摧毁”能力对承诺可信度的妨碍作用。那么,在相互确保摧毁条件下,如何才能克
               服承诺不可信问题而实现有效核威慑呢?谢林在其名著《冲突的战略》中给出了这
               个难题的经典解决方案:制造一种不能完全掌控的威胁。
                                                                   ③
                   谢林指出,威慑方可以通过故意制造危机甚至发动有限战争,或者以强硬姿态

               使业已发生的冲突升级,增加事态失控而引发灾难性核冲突的风险,以这种风险慑
                                 ④
               止被威慑方的进攻。   这种风险当然同样是被威慑方和威慑方都不愿承担的,但与
               直接实施核报复相比,制造这种风险的每一步行动都并不必然导致全面核冲突,预


                  ①  “黑暗森林”法则是《三体》虚构的一个概念,但内涵与政治学中的“霍布斯自然状态”
               思想以及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安全困境”概念相吻合,其主要观点是:所有文明的首要目标是生
               存,而每个文明都难以确定和相信其他文明的意图。在宇宙总资源有限而每个文明对资源的需求
               又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每个文明都无法保证其他文明不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入侵和消灭自己,因
               此每个文明的理性选择都应是小心隐藏自己,同时对那些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应趁其文明程度
               尚未构成威胁时对其发动预防性打击。参见刘慈欣:《三体 II:黑暗森林》,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41-448 页。
                  ②  刘慈欣:《三体 II:黑暗森林》,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 年版;刘慈欣:《三体 III:死神
               永生》,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0 年版。
                  ③  原文是“make a threat that leaves something to chance”。这个经典表述被其后历代核威慑
               理论文献所反复引用。
                  ④  Thomas C.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Chapter 8; Thomas C. Schelling, Arms and Influ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pp. 99-125.

                                                                                     · 17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