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5期
P. 25

2021 年第 5 期

               数量均达到确保摧毁门槛,此时 ɛ 值固然会降低,但也会由此导致κ值升高。后一
               种情形下的 r 值因此并不必然低于前一种情形下的 r 值。
                   总之,与核武器数量达到确保摧毁门槛相比,低于确保摧毁门槛的确会增加战略

               不稳定性。但凭借由这种不稳定性所带来的稳定性,未达到确保摧毁门槛的核武器依
               然有可能将核战争的风险压制在与达到确保摧毁门槛时相当甚至更低的水平上。
                  (二)核武器数量低于确保摧毁门槛时的威慑承诺更可信

                   由于“稳定/不稳定悖论”,核武器数量即使低于确保摧毁门槛也仍然有慑止敌
               国进攻的能力,但这只是保证了核威慑生效的硬实力条件。如第三部分所述,核威
               慑要想生效,同样甚至更加重要的是核威慑承诺的可信度。第三部分已经指出,核
               武器数量与核威慑承诺可信度之间存在张力,当核武器数量达到确保摧毁门槛时,

               核威慑承诺会因此而在一定程度上变得不可信。由于以下两种机制,核武器数量与
               核威慑承诺可信度之间的这种张力反过来同样存在:核武器数量低于确保摧毁门槛
               会增加核威慑承诺的可信度。

                   首先,核武器数量低于确保摧毁门槛会压缩威慑方实施即时威慑的行动空间。根
               据现有理论,在完全谈判(pure bargaining)——如果谈判达成协议,谈判双方从协议
               中获得的效用大小将存在差异,但对双方来说,达成协议都好过达不成协议——条件
               下,如果其中一方的选择自由受到某种不可撤销的限制,这将反而使其在谈判中占据

               优势,增加按照对其更有利的方式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核危机状态下的进攻—威慑
                                                               ①
               互动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全谈判,而核武器低于确保摧毁门槛这一点恰恰剥夺了威慑方
               的一个重要策略选项:等待进攻方发动首次核打击后对其实施核报复。从信号传递的

               角度看,这种缩小行动空间的约束条件将使得威慑方使用核武器的威胁更为可信。
                                                                                       ②
                   在危机中,威慑方在得到进攻方即将发动核进攻或大规模常规进攻的警报或预判
               后,必须在两种各有利弊的选项中做出抉择:要么果断实施先发制人式打击,这样做
               将冒误判而爆发不必要核战争的风险,要么选择等待进攻情报核实后再实施报复,这

               样做将冒己方报复能力被对方首次打击摧毁的风险。   显然,在拥有确保摧毁能力的
                                                             ③

                  ①  Thomas C.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Chapter 2.
                  ②  关于压缩行动空间有助于增加承诺可信度的经典论述,参见 James D. Fearon, “Signaling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 Tying Hands versus Sinking Cost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41, No. 1, 1997, pp. 68-90。
                  ③  Thomas C.  Schelling,  Arms and Influ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pp.
               228-229.

                                                                                     · 23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