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6期
P. 140

导弹防御与美国延伸威慑政策

            权,或建立让盟友一同参与核战略决策的“核共享”政策。前沿部署在延伸威慑
            中可发挥关键性的“触发机制”(tripwire)作用。战争爆发时,这些前沿部署也
            可能会遭到打击,使核大国被迫参战。如果一个大国愿意在和平时期在盟友境内

            进行更多、更昂贵的前沿部署,就意味着当这些前沿部署受到敌人攻击时,大国
                                            ①
            更愿意投入到保护盟友的战争中。   因此,这些做法能将核保护伞的安全承诺具
            体化为“可见的”行动,展现出大国使用核武器保护盟友的决心,也能使盟友对

            大国的安全承诺更有信心。
                 以上三种级别的安全保证中,只有第三种“前沿部署”的方式最明确,也最能
            保证大国在冲突发生时不会抛弃小国。但在冷战结束之后,美国陆续撤除了在全球
            的大部分战术核武器部署,目前只剩下约 200 件核重力炸弹还存放于北约五个国家

           (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境内。出于核安保的考虑,美国不太可
            能再将大量战术核武器部署到盟友境内。面对广大盟友和伙伴的安全焦虑感,美国
            只能以其他形式的前沿部署确保延伸威慑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面对各地区新旧盟友和伙伴的威胁认知和安全需求,美国的核保护
            伞延伸威慑方式逐渐陷入几种困境。第一,美国无法提供核保护伞给某些地区的新
            盟友和伙伴,也无法运用核保护伞来吸引或者安抚新盟友。第二,出现新的地区威
            胁,增加了盟友和伙伴卷入地区性低烈度冲突的可能,核保护伞无法在这类冲突中

            发挥作用。第三,核保护伞的作用是“惩罚性威慑”,但盟友更希望获得“拒止性
            威慑”。第四,美国在大幅撤除境外核武器部署后,其延伸威慑政策面临着缺乏确
            保机制的问题。对一些盟友来说,美国的核保护伞过于抽象和僵硬,在千变万化的

            军事对抗中,美国是否愿意提供核保护伞以及核保护伞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存在不
            确定性。面对这些困境,美国开出了导弹防御这个“药方”。

                      三  美国以导弹防御合作强化延伸威慑的战略


                 为了回应各地区新旧盟友和伙伴的安全需求,消除核保护伞延伸威慑的缺陷,
            美国的延伸威慑政策逐渐从以核保护伞为主轴的模式,转变为更加倚重导弹防御合

            作的形态。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冷战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思想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延

                ①  Matthew Fuhrmann and Todd S. Sechser, “Signaling Alliance Commitments: Hand-Tying and
            Sunk Costs in Extended Nuclear Deterren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58, No.
            4, 2014, p. 923.

            · 138 ·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