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6期
P. 143

2021 年第 6 期


               灵活。这些机制可以是双边的,如美韩之间的“延伸威慑政策委员会”(EDPC)
               和“导弹应对能力委员会”(CMCC);也可以是地区性的,如美国与海合会国家
               的“战略合作论坛”(SCF);甚至可以是全球性的,如美国在 2019 年《导弹防

               御评估》报告(MDR)中提到的“敏捷巨人论坛”(Nimble Titan),就是一个以
               导弹防御的合作、磋商、兵棋推演为主题、开放性的全球性论坛,美国的所有盟
               友和伙伴都可自由参加。“敏捷巨人论坛”由美国战略司令部负责,两年举办一

               次,目前参与国家已达 24 个,分别来自欧盟、亚太、北美、海湾地区。2019 年
               的《导弹防御评估》报告强调,要建立更有效的导弹防御网络,需要美国与盟友、
               伙伴的导弹防御训练、演练,以及盟友、伙伴在美国导弹防御试验中更大的参与
               度。而“敏捷巨人论坛”正是推动跨国合作的重要方式,包括加强对导弹攻击的

               威慑和防御的作战一体化试验。   以上这些双边、区域或全球性导弹防御协商机
                                             ①
               制都能强化盟友对美国延伸威慑的信心。
                   第二个优势是导弹防御的前沿部署在盟友心目中有展示作用和捆绑作用。导弹

               防御系统除了拦截器之外,还包括许多雷达传感器,以及进行数据分析的指挥控制
               与通信系统等。这些设备设施的部署都是一种昂贵的投资,能扮演“触发机制”,
                                              ②
               增强盟友对美国延伸威慑的信心。   当盟友面临较低烈度冲突的风险,不相信美国
               核保护伞作用的时候,美国部署在盟友和伙伴境内或地区中的导弹防御系统就可能

               展示美国的安全承诺,增强它们对美国延伸威慑的信心。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澳大
               利亚。虽然两国之间是正式的安全同盟关系,但美国提供给澳大利亚的核保护伞一
               直处于模糊状态,美国从来没有以任何官方文件或口头方式公开宣布过使用核武器

               保护澳大利亚的意愿或决心。但澳大利亚对美国的核保护伞深信不疑,而且在冷战
               后历次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都会提到美国的核保护伞对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的
                       ③
               重要性。   促使澳大利亚相信美国核保护伞存在的关键因素,就是美国在澳大利亚
               部署的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相关设施。在澳大利亚西北角(North West Cape)设立

                  ①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epartment of Defense, Missile Defense Review, January 2019,
               pp. 77-78, 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an/17/2002080666/-1/-1/1/2019-MISSILE-DEFENSE-
               REVIEW.PDF.
                  ②  江天骄:《同盟安全与防扩散:美国延伸威慑的可信度及其确保机制》,北京:时事出版
               社 2020 年版,第 169 页。
                  ③  澳大利亚政府从 1994 年到 2016 年发布的五次《国防白皮书》都提到了这一点。参阅
               Monique Cormier  and Anna Hood, “Australia’s Reliance on  US Extended Nuclear Deterrence an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13, No. 2, 2017, pp.
               20-21。

                                                                                    · 141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