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6期
P. 142
导弹防御与美国延伸威慑政策
挑战者,美国更不应该接受自己的脆弱性。 导弹防御成为应对这种复杂安全环境
①
的重要工具。
从技术上和财政上看,发展针对核大国的大规模战略武器攻击的导弹防御系统
是非常困难的。冷战时期里根政府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SDI)构想也是难以
为继的。但是针对核武器数量及导弹能力有限的地区挑战者,导弹防御仍可能降低
美国的脆弱性,使这些国家无法对美国构成威胁。再加上“动能拦截器”(Kinetic
Killing Vehicle,KKV)技术的发展,使陆基和海基“国家导弹防御”(National
Missile Defense)和“战区导弹防御”(Theater Missile Defense)被认为是可负担
且具一定有效性的。因此,冷战后美国逐渐将从前追求对苏联战略优势的导弹防御
系统,转变为针对地区性挑战者有限导弹攻击的导弹防御系统。
除了上述应对地区挑战者的有限导弹攻击之外,亦有许多学者指出,导弹防御
在延伸威慑中能发挥更多强化安全保证的作用,其部署也是美国与盟友和伙伴延伸
威慑关系中的重要确保机制。美国空军国家安全研究所的学者贾斯廷·安德森
(Justin V. Anderson)等人指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可以抵消对手的导弹能力,
使对手用弹道导弹的胁迫或攻击失效,借此美国就能为盟友和伙伴实施更有效的
“拒止性威慑”。 另一位学者布拉德·罗伯茨(Brad Roberts)认为,导弹防御
②
在和平时期的延伸威慑战略价值包括:展现美国和盟友对抗威逼和侵略的决心;将
更高的成本和不确定性强加给那些想通过获取核武器来挑战美国地区安全承诺的
国家;有助于美国与盟友和安全伙伴建立更紧密协防合作关系;可以使无核武器的
盟友也能贡献己力,一同增强延伸威慑体系。
③
将导弹防御部署或合作作为延伸威慑的确保性措施,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美国可以借此与盟友建立更多样、整合性更强的磋商机制。由于核
武器具有高度敏感性,加上长期以来的防扩散政策,美国仅与北约建立以核保护
伞或核共享为基础的正式合作机制。而围绕导弹防御合作建立的协商机制则更加
① Keith B. Payne, “The Nuclear Posture Review and Deterrence for a New Age,”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 23, No. 4-5, 2004, p. 415.
② Justin V. Anderson, Jeffrey A. Larsen and Polly M. Holdorf, Extended Deterrence and Allied
Assurance: Key Concepts and Current Challenges for US Policy, Colorado: USAF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SS Occasional Paper 69, 2013, p. 29, https://www.usafa.edu/app/uploads/
OCP69.pdf.
③ Brad Roberts, “On the Strategic Value of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Proliferation Papers, No.
50, 2014, p. 23, https://www.ifri.org/sites/default/files/atoms/files/pp50roberts.pdf.
· 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