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6期
P. 61

2021 年第 6 期



                  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




                                                                                    ∗
                    ——论中国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流变与转型

                                                张永攀


                  【内容提要】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发展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历朝历代均有
               不同的特征。当下探讨“国家安全”,应注意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的联系和区别,
               古代“国家安全观”可以体现在历代王朝对君王贤能、仁义、礼法、政治制度、民

               本思想的评议上。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存在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安全的总基调,其
               特征是有备无患、具有防御性。“国家安全”与“天子”“臣民”的能动性存在依附
               关系,与礼法秩序、政治制度、军事战略统合存在构建关系,民本思想是“国家存

               亡”的关键,“国家安全”是“外”与“内”的统合体。由于时代局限,古代“国
               家安全观”存在重中原而轻“夷狄”、重文轻武、重谋轻力等种种局限。历代政权
               在具体实现“国家安全”方面,重视遣师戍守、设界立关,重视舆图绘制,通过以
               边拱安、屯田守边、设立“情报”机构等手段强化国家安全。近代以来,维护国家

               安全的国家“边界线”越来越清晰,中华民族的“总体安全观”越来越强烈,安全
               观从以皇权为核心转变为以“民族国家”为核心,从“内防”“陆防”为主转向以
              “外防”“海防”为主,进一步向现代概念上的“国家安全观”转变。

                  【关键词】 国家安全;安全观;边疆;民本思想;中国古代国家安全防御体系
                  【作者简介】 张永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北京  邮编:100101)。
                  【DO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21.06.003

                  【中图分类号】  D815.5; E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4X
              (2021)06-0059-23






                  ∗  作者感谢《国际安全研究》匿名评审专家的审稿意见,文责自负。

                                                                                     · 59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