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6期
P. 62
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
“国家安全”是国家存在的命运基石,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从现代政
治学语义而言,“国家安全”是从强调免受军事威胁和政治胁迫的简单定义演变
①
而来的, 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动员力量,以保证其领土完整,或成功防御外来
侵略以及内部危害国家行为之状态。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
最早将“国家安全”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不必为了避免战争而牺牲其合法利益的
②
时候就拥有安全,并且能够在受到挑战的情况下通过战争维持它们。”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之定义为:“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
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
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观”是反映客观的
国家安全状态的一种观念和认知,其既可针对普遍概念上的国家安全,也可针对特
定而具体的国家安全。学界曾对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进行了总结, 但并未
③
探讨其发展变化及近代转型。也有一些学者对先秦、辽等断代史上的国家安全思想
作了论说,却未讨论“安全观”的流变和近代转型。相比而言,西方研究传统“国
家安全观”的体系已经形成,例如巴里•布赞(Barry Buzan)与琳娜•汉森(Lene
Hansen)出版的《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① Joseph J. Romm, 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 the Nonmilitary A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10, p.122.
② Walter Lippmann, US Foreign Policy: Shield of the Republic,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43, p.51.
③ 参见刘江永:《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安全思想与经验教训》,载《太平洋学报》2004 年第
8 期,第 58 页;刘伟:《先秦时期国家安全思想述论》,载《国际安全研究》2019 年第 5 期,
第 3 页;魏志江、陶莎:《辽帝国的国家安全思想研究》,载《国际安全研究》2019 年第 5 期,
第 29 页;黄朴民:《简论中国历史上的安全观念及其战略》,载《军事历史研究》2001 年第 1
期,第 103 页;钟少异:《中国历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论要》,载《中国军事科学》2007 年第 6
期,第 117-121 页;刘跃进:《当代国家安全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载《中国
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3 年第 3 期,第 121 页;萧大维:《先秦国家安全思想初探》,载《滨
州学院学报》2007 年第 5 期,第 27 页;王柏松:《先秦国家安全思想及其当代借鉴价值》,载
《管子学刊》2011 年第 2 期,第 89 页;尹朝辉:《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借鉴价值》,
载《理论探索》2013 年第 5 期,第 64 页。此外,学术专著参见刘跃进:《为国家安全立学:国
家安全学科的探索历程及若干问题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韦祖松:《帝国
生存环境的诠释——北宋国家安全问题研究》,载范立舟、曹家齐主编:《张其凡教授荣开六秩
纪念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764 页;《安邦大略——中国历代国家安全
战略思想论析》,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7 年版;彭清寿等主编:《中国历代治国安邦方略
集要》,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3 年版(本书将历代的有关安全的史料加以辑录);田广清:《治
国古鉴》,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本书对历代治理思想进行了梳理)。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