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6期
P. 66
从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国家
家安全观念颇有特色。例如,在治国上,“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
①
如清心”, 为国者要“以清净为基”,尽管由“清谈”“无为”导致的国家覆灭现
象屡见不鲜,但从完善国家制度建设上,三省制、监察制、九品中正制、均田制为
维系国家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受到北方边疆政权的侵扰,晋人在国家安全观
上,还企图以礼学来规范疆域内外的秩序,以实现政治安全。就经济而言,魏晋时
期,北方游牧民族汉化加剧、土地与人口的捆绑式集中,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主
要手段。而北方部落联盟向中原王朝政权模式逐步过渡,进入国家化的进程,在国
家安全观上继承中原王朝,甚至在其“胡人”君主身份转变后,以中原继主的身份,
重新考量边疆游牧部族对王朝的安危影响,例如封裕就向前燕皇帝慕容皝上书言
策:“有句丽、百济及宇文、段部之人,皆兵势所徙,非如中国慕义而至,咸有思
归之心。今户垂十万,狭凑都城,恐方将为国家深害,宜分其兄弟宗属,徙于西境
②
诸城,抚之以恩,检之以法,使不得散在居人,知国之虚实”。 该策被慕容皝完
全采纳实行。
隋唐时期,中国进入空前稳定繁荣局面,三省六部制、唐律、御史台的建立,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国家安全起到了坚实的支撑作用。唐朝重视
君臣关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有言:“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以佐君也。
君不养人,失君道矣;臣不辅君,失臣任矣。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
也。” 但唐代边疆战争、藩镇割据是危害国家安全的两大因素,这也促使唐朝面
③
对强大的突厥、吐蕃、薛延陀等势力而建立府兵制度,注重军队在维护国家安全中
的核心功能,“边陲之戍,用保封疆。禁卫之师,以备巡警。二者或阙,则生戎心。
国之大防,莫重于此”。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因为国库空虚,时有“天生四夷均
④
在先王封疆之外”的观念,建议从国家安全考虑,撤销边疆地区的镇戍,减少对边
疆地区的征讨战争,加快与吐蕃等的和谈。譬如狄仁杰向武则天提出,“近者国家
频岁出师,所费滋广,西戍四镇,东戍安东,调发日加,百姓虚弊。开守西域,事
⑤
等石田,费用不支,有损无益,转输靡绝”, 准备撤销安西四镇,这种防御性“国
策”是与吐蕃在西域、河西走廊势力扩张相关的。虽然唐朝衰落于由募兵制导致的
①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二册),邬国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 年
版,第 862 页。
② [唐] 房玄龄等:《晋书》(卷 109),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年版,第 2824 页。
③ [后晋] 刘昫等:《旧唐书》(卷 87),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年版,第 2850 页。
④ [唐] 陆贽:《陆贽集》,刘泽民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06 页。
⑤ [后晋] 刘昫等:《旧唐书》(卷 89),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年版,第 2887 页。
·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