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第6期
P. 77
2021 年第 6 期
盟的安防建立了基本形态。 先秦时期,在边陲之地,均设师戍守,设界立关,广
①
设隘、津、渡。“边陲之戍,用保封疆,禁卫之师,以备巡警。二者或阙,则生戎心,
②
国之大防,莫重于此”; “关”也在国防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者何?王公
设险以守其国也”;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周易》则
③
解释为“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形象说明了先秦时期王国防御的重要。秦汉时期,
西北地区的玉门关、萧关、大散关、斜谷关、骆谷关、子午关、峣关、函谷关、孟
津关,西南地区的灵关,岭南地区的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严关,均在国家战
略防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隘,则是指地形狭隘。隘处必阻,艰险难行,很多“关”
④
建立在隘口之上。津和关相异,但往往关、津并设,汉唐金城关、凤林关,明代靖
⑤
虏卫的索桥关均如此。 有学者指出,汉文帝、景帝通过变换关东的关隘制度,来
调节中央与诸侯王国之间的关系,化解国家整体安全受威胁的局面;也有学者认为,
⑥
汉武帝东迁函谷关,增强了国家对东部安全的掌控。 除了关隘这种军民管控战略
机制之外,与此相关的马政、出入使用的“符”“传”“令”,也与国家安全防御有着
密切关系。古代还对一些特殊地形,例如对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陉”也特别重视。
陉,即指山脉中断的地方,这种山区与平原交接的地区,往往与古代国家安全密切
相关,北方游牧部族往往通过这些通道进入中原地区,威胁中原政权的安全。《史记》
⑦
记载,“赵与之陉,合军曲阳”。 以太行八陉为例,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
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是华北平原与西部地区的交界线。有学者指出,
从春秋至明清,该地区干戈不息,朝代更迭之外,而太行为可依恃之险,秦昭王曾
依据太行“威天下”,汉以太行“得天下”,魏以此“争天下”,唐以此“并天下”。
⑧
(二) 重视舆图绘制
国家增强对古代地缘、地理的认知,以增益“安全”之术。古人对于现代语
①《四书五经·夏书·禹贡》,高山译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519 页。
② [唐] 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陆贽集》,刘泽民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06 页。
③ 陈浔观:《西藏关隘考》,载陈浔观:《西藏志》,成都:巴蜀书社 1986 年版,第 160
页。
④ 张玲:《秦汉关隘研究述评》,载《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 年第 6 期,第 69 页。
⑤ 李楠:《中国古代关隘》,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2 页。
⑥ 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
年第 2 期,第 76 页;臧知非:《论汉文帝“除关无用传”:西汉前期中央与诸侯王国关系的演
变》,载《史学月刊》2010 年第 7 期,第 5 页。
⑦ [汉] 司马迁:《史记》(卷 43),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年版,第 1811 页。
⑧ 王尚义:《刍议太行八陉及其历史变迁》,载《地理研究》1997 年第 1 期,第 68-76 页。
·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