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1期
P. 119

2022 年第 1 期


               贸易得利不同。在同一货币单位下,美国相对收益更大。从中美两国看,属于双赢
               贸易场景。
                   场景C1即双边自由贸易状态下,中国在G1上取得技术进步。较之场景B,中国

               劳动生产率提高,美国没有发生变化。此时,中美双边实际国民收入均有提升,属
               于双赢的贸易结果,但美国依然相对收益更大。
                   场景 C2 即双边自由贸易状态下,中国在 G2 取得技术进步。萨缪尔森认为,

               由于 G2 属于美国占绝对优势领域产品,中国的技术进步将会导致美国永久性的人
               均国民收入减少,甚至回到封闭状态时的福利水平。与之相对比,中国却是人均国
               民收入比封闭状态提升了近十倍,较之场景 B 提升了四倍,较之场景 C1 提升了两
                   ①
               倍。   因此,尽管世界整体福利提高,但只要这种技术还存在有效性,美国来自于
               中美双边贸易的损失就一直存在。从美国视角看,这是零和贸易场景。
                   虽然萨缪尔森并没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但他的研究却广受贸易保护主义
               者的推崇。在学术界,贸易保护主义者长期处于守势,90%以上的学者支持自由

               贸易,   萨缪尔森的分析犹如雪中送炭。在文章中,萨缪尔森声称其研究目的是
                     ②
                                                                                        ③
               为了检验“一项发明或技术进步对贸易双方全职且高收入工人工资的影响”。
               但实际上,他得出的结论涉及政策研究者与制定者基于国家视角关心的主要问题: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国家整体福利之间的关系。贸易保护主义者从萨缪尔森的

               四种场景中得出了如下结论:自由贸易本身可能促进两国的福利水平提高,但如
               果中国出现快速的技术进步则可能降低美国的福利水平。因此,最优的选择是不
               让中国在美国具有相对优势的高科技产业追赶美国,而为实现这种目标需要约束

               对中国的贸易,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进步。这就是所谓“选择性贸易保护主义”。
                   萨缪尔森坚称,其结论并不是提倡贸易保护,而是探究中美贸易可能发生的结
               果。但如果结合他的研究思想,他的确为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之名调整全球供应链
               提供了貌似客观的理论支撑。萨缪尔森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他维护自由世界的经济运行模式,反对计划经济和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契合了美国


                  ①  数据来源于萨缪尔森原文,意在直观说明这种贸易场景下贸易收益变化情况。参见 Paul
               A. Samuelson,  Where Ricardo and Mill Rebut and Confirm Arguments of Mainstream Economists
               Supporting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8, No. 3, 2004。
                  ②  N. 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9th edition), Singapore: Cengage Learning Asia
               Pte Ltd, 2021, p. 31.
                  ③  Paul A. Samuelson,  Where Ricardo and Mill Rebut and Confirm Arguments of Mainstream
               Economists Supporting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18, No. 3, 2004, p. 136.
                                                                                    · 117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