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1期
P. 57

2022 年第 1 期


               的脆弱性上升,国际安全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带来的国内问题是各国的优先处理项,因此各国打击
               恐怖主义、海盗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国际安全问题的合作意愿有所减弱。全球

              “孤立主义”的抬头客观上削弱了中国与东道国的安全合作以及参与全球安全治理
               的成效,冲击了原有的安全合作格局,加重了原有安保供给体系的脆弱性。与此
               相应,武装团体、恐怖分子和有组织的犯罪分子利用疫情带来的恐慌、对政府的

               不满以及国际合作减弱的态势,在疫情掩护下重建、复苏、转移或在局部地区借
               机反弹与升温。  2021 年 7月和 8月,巴基斯坦连续发生两起针对中国项目和中国
                             ①
               公民的恐怖袭击,造成 9 名中国公民死亡,另有 29 名中国公民受伤。疫情影响下
               的恐怖主义、海盗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要求中国相关安全部门

               加强和深化与东道国及国际社会的合作,以有力震慑和打击犯罪分子。
                   第三,舆情恶化或催化了安全威胁,原有供给体系的不平衡性突出,预防预
               警能力亟待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些东道国因疫情防控不力而力图转移矛盾,从政
               府到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污名化”中国的情况,加之日益高涨的极端民族主义、
               狭隘种族主义以及排外情绪,造成了巨大的舆情负面认知和反向建构,不仅放大
               了现存的安全威胁,更带来了新的威胁(如因疫情而诋毁和攻击中国企业),歧

               视、辱骂乃至殴打中国公民,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针对中国人的“恶意执法”行
               动。  现有威胁和新威胁相互叠加,使得中国的海外机构、企业和公民面临更加
                   ②
               恶劣的处境,焦虑、恐慌等主观“不安全”也在海外公民和企业中蔓延。

                   舆情和社情等信息的收集、风险评估和安全培训等预防预警措施,是海外企
               业和员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安保能力的基础,也是应对因疫情的负面舆情而复
               杂化的安全威胁的最优方式。中国政府主导的海外安保供给体系在应急处置方面
               具有无可替代的制度优势,但相比应急处置机制,该体系在预防预警方面仍较为

               薄弱。一方面,外交部和商务部等各部委都有自己的预防预警和信息通报机制,


                  ① 2020 年,西方国家在中东、南亚和非洲持续收缩反恐兵力,“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
               亚等地重整旗鼓,向非洲地区进一步渗透,恐怖主义呈现滥用数字技术、网络攻击和生物武器等
               新特点。几内亚湾和新加坡海峡的武装抢劫活动更加频繁,海盗行动从袭击偷船扩大到绑架船员、
               索取赎金等。参见《强化多边合作  打击恐怖主义》,《 人民日报》2020 年 7 月 13 日,第 16 版;
               “Piracy and Armed Robbery Against Ships Report (2020),” ICC-IMB, https://www.icc-ccs.org。
                   ②  印度尼西亚、赞比亚、刚果(金)、南非和缅甸等都出现了明确针对中国人和中国项目
               的袭击事件。
                                                                                     · 55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