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1期
P. 58

但是缺乏信息的有效整合与风险标准的统一制定,信息及时共享共商等也有待加
                 ①
            强;  另一方面,海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人力的限制,往往没有
            进行项目的专项安全培训和风险评估,也没有建立起常态化的预防预警机制。

                 第四,安保行为体面临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保障对象与自身安全的双重考
            验,原有安保供给体系的效用减弱,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有待加强。
                 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海外安保常态,人力和物力资源的紧张致使安保

            供给体系难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安保服务。首先,海外企业同时面临保障生产经营
            可持续和维护员工身心健康及安全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导致中国与海外的
            人员、物资和资本流动受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项目不得不停滞或延
            后,从而可能面临未能按期施工或者竣工导致的合同违约索赔难题。而这些项目

            往往位于东南亚、南亚、中亚和非洲等医疗条件薄弱的地区,海外企业既要保障
            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又要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其次,各个层次的海外
            安保行为体,上至驻外机构人员下至一线安保人员都面临自身易感染的高风险和

            不断增大的安保需求压力,加之保障措施与条件一时难以到位与完善,而停航、
            封闭边境、全球旅行限制等措施又使海外安保人员的定期轮换难以实现。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卫生专家的指导以及信息技术
            的运用,为安保行为体和企业应对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在疫情常态化的

            背景下,无论是正常生产经营的保障还是各类安全威胁的应对,均需要专业知
            识、信息技术和安防技术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结合大数据,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
            收集传达机制以及细致全覆盖的数据库和安全网。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政府主导的现有供给体系有着
            决策快与联动好的制度优势。中央政府迅速建立起政府间的应急联动机制,积极
            调动物质资源和专业人员,使海外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机制得到加强,海外公民的
            健康安全也基本得到保障。疫情后恶化的安全局势,又让海外公民产生了不可预

            测的特定“安全真空”的“情境压力”,境外企业则持续担负既要确保运营、抵
            御疫情,又要防控意外安全事件的“责任压力”,对于海外安保供给体系中的多
            元行为体合作、国际安全合作、预防预警能力以及知识技术的运用等提出了更高

            要求。由此,如何完善海外安保供给体系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维护海外企
            业和公民的安全,成为总体国家安全治理不得不重视的紧迫性议题。



                ① 夏莉萍:《从利比亚事件透析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西亚非洲》2011 年第 9 期。
            · 56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