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1期
P. 62

(详见表 1)。
                                    表 1  海外安保的“阶段—类型”

                    安保的阶段性目标                     安保类型                  关涉对象
                客观上无威胁,主观上无恐惧                     预防型               威胁源和被保护者
                客观上无危机,主观上无恐慌                     震慑型               威胁源和被保护者
               客观上有危机,及时应对处置;
                                                  应急型                  被保护者
                主观上有恐慌,尽量缓解消解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海外安保的第一阶段目标是确保“客观上无威胁,主观上无恐惧”,即在风
            险社会中,人们认识到风险的普遍存在,但它还没有发展为现实的威胁,由此要
            提供预防型安保,消除威胁的存在条件,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但威胁来源往往

            复杂多样且隐蔽,威胁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如自然灾害、传
            染病和恐怖袭击等,甚至存在无源头威胁,很难彻底消除。所以,预防型海外安
            保不仅关涉威胁源的消除,还包括威胁源的识别和评估、威胁预警、安全培训等

            内容,以消解海外公民的恐惧。识别和评估威胁来源及潜在的攻击者并作出预
            警,是预防型海外安保的核心环节,也是最为经济和可持续的安保方式。如外交
            部实时更新的“安全提醒”,为中国企业和公民在出行前了解目的国的安全信息
            提供重要参考;国际安全咨询和风险管理公司为海外企业和公民制定具有灵活性

            和个性化的威胁评估以及安保方案;国际安保公司为海外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
            训;海外企业购买政治风险保险、员工绑架险等保险产品进行风险管控;等等。
                 海外安保的第二阶段目标是力保“客观上无危机,主观上无恐慌”,即威胁

            源已经存在且无法消除,这就需要通过增强安防基础设施、加强安保行动等一系
            列措施来防止现实的威胁转化为爆发的危机,所采取的安全维护方式是“震
            慑”。震慑不同于威慑,威慑是传统国家安全战略,通常采用增强实力和能力
           (如核威慑的方式)震慑潜在攻击者放弃行动,维护国家安全。而震慑是和施动者

            及威胁受动者之间的多向互动,既关涉客观安全威胁,又关涉被保护者的主观恐
            惧,还关涉主体间的负面认知和反向建构。震慑是通过安保设施、行动和话语,
            一方面使得威胁施动者考虑到威胁的可行性或者成本收益而放弃将威胁付诸行

            动,另一方面减弱或消解威胁受动者的“恐慌”。可见,震慑需要明确潜在的攻
            击者和被保护者,预防型海外安保中“威胁的识别和评估”是实施震慑型海外安


            · 60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