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2期
P. 21
2022 年第 2 期
就与政治民主之间的差距仍旧很大。 这事实上反映出当时美国决策层对中国的
①
两种疑虑,即国际体系对中国内外行为的“改造”效果,以及中国发生“变化”
的速度和程度远未达到美国的预期。到小布什第二任期,这一期待加速下降,2006
年的报告在强调“中国转型尚未完成”的同时不再肯定中国的“转型”效果,取
而代之的仅是对中国继续走改革开放道路的“鼓励”以及阐释为什么中国的转型有
助于其发挥潜力等。 尽管美国战略界的一些接触派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并倡导继续
②
接触, 但在小布什第二任期内,美国事实上已经开始放弃“改造”中国的内政并
③
将这种努力更多转向了塑造中国的经济以及对外行为。
第四,对华经贸议题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阈中占有较大比重。之所以强调经
济议题的重要性,是因为美国对华接触必然先是经济上的接触,同时促进全球自由
贸易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2002 年和 2006 年的报告都以相同的章节论述了全球经
济繁荣有助于美国国家安全的逻辑,即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促进了各国经济增长并
创造了更多就业和收入,从而进一步使人们摆脱贫困并强化自由的习惯。 在这一
④
逻辑下,2002 年的报告着重强调了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成就。 小布什政
⑤
府还提名熟悉商业事务的雷德(Clark T. Randt Jr.)担任驻华大使,体现了美国在发
展对华经贸关系时务实的一面。2006年的报告在对华经贸关系上有着更多的着墨,
也对中国在经贸领域的行为表达了更多的关切,在经贸问题上美国的态度趋于混杂。
报告将中国定义为“经济增长引擎”,强调与中国合作以改革开放市场和确保金融
稳定,敦促中国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灵活汇率制度”。这是以汇率为代表的金融
议题首次进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视阈中。报告还提及了中国的“经济重商主义”、
对外需的过度依赖、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 为督促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小布
⑥
① Richard N. Haass,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Remarks to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December 5, 2002, https://2001-2009.state.gov/s/p/rem/
15687.htm.
②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rch 16,
2006, pp. 41-42, https://nssarchive.us/wp-content/uploads/2020/04/2006.pdf.
③ Elizabeth Economy, “Don’t Break the Engagement,”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2004,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2004-05-01/dont-break-engagement.
④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p. 17, https://nssarchive.us/wp-content/uploads/2020/04/2002.pdf.
⑤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p. 3, https://nssarchive.us/wp-content/uploads/2020/04/2002.pdf.
⑥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rch 16,
2006, p. 26, https://nssarchive.us/wp-content/uploads/2020/04/2006.pdf.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