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
P. 138
国门安全治理的跨界性:双层跨域治理框架
安全、 口岸公共卫生、 供应链安全、核生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 的研究较
①
③
②
为丰富,呈现国门安全议题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和手段技术化的趋势,侧重通过类
型学和经验分析等方法来识别非传统安全威胁或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风险传播以
提出应对之策,但尚未形成国门安全研究的学理性分析框架。实际上,国门不仅仅
位于陆地边境地区,沿海、内陆地区也有国门安全问题;因口岸位置的变化、功能
的拓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内陆国门、境外国门和虚拟国门等多种新形态。国
门形态的演变,必然带来国门安全内涵的拓展和特征的变化;在研究格局上,国门
安全研究应从本土安全转向国际安全、全球安全的视野,将国门安全治理置于跨部
门协同职能提升、国家安全治理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共同视角下展开。国门安全研究
迫切需要从基础概念、核心理论、法律法规、组织管理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系统
性建构,将国门安全实践扩展为一个涵盖主权、覆盖总体国家安全、关涉全球安全
治理的立体型安全治理体系,并对国门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与演化路径以及国门安
全维护的内在规律、价值目标、治理工具与技术手段展开全方位研究。
(二)国门安全的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国门安全是指口岸监管部门在进出境口岸通过履行其法定职能和被授权执行
的法律法规所维护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以及在进出境
环节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国门安全是保障国家其他方面安全及整个国家安全的重
要屏障,它强调对安全状态与安全能力、本土安全与国际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
安全、跨境贸易安全与贸易便利化的整合。由于国家边界经历了从陆、海边界到陆、
海、空、水、网的立体化、全域化边界的发展,国门的形态不断演化,伴随口岸体
量扩大、布局调整和功能拓展,国门安全的内涵及其特征随之演变。
① 姚宝龙等:《上海口岸入境集装箱媒介生物输入性风险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
年第 5 期;周明华等:《“国门生物安全”概念辨析》,《植物检疫》2016 年第 6 期;沈燕等:《“一
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西部地区寄生虫病输入性风险研究》,《传染病信息》2020 年第 4 期;李燕
飞、王鹏:《我国国门生物安全治理的情报路径》,《情报杂志》2021 年第 5 期。
② 张彩霞:《传染病问题的全球治理机制及其完善》,《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 年第 1 期;
丁忠毅:《中国陆地边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20 年第 12 期;汤蓓:《中
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制度路径与未来选择——以跨国传染性疾病防控为例》,《当代世界》2020
年第 5 期。
③ 余潇枫、赵振栓、廖丹子:《从“国门安全”到“场域安全”——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非传
统安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 年版;顾勤、余潇枫:《新海关维护国门非传统安全应
树立三大理念》,《中国国门时报》2019 年 2 月 27 日,第 3 版;廖丹子:《中国国门非传统安全
威胁:生成、识别与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18 年第 5 期。
· 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