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
P. 144

国门安全治理的跨界性:双层跨域治理框架


            处置的多部门联动要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共部门及其组织方
            式朝着组织结构扁平化与网络化、权力结构分散化和管理主体虚拟化的方向发
            展。从国务院口岸部际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可以图绘当下中国国门安全治理的

            基本架构(参见图 2)。

















                                    图 2  中国国门安全治理的纵横结构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口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国
            函〔2015〕97 号)中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 2018 年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自制。参见中国政府网,
            2015 年 6 月 5 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15/content_9847.htm。


                 3.  横向结构
                 在横向结构上,国门安全治理跨越行政部门的职能边界。国门安全风险可分为

            六类:国门政治安全风险、国门社会安全风险、国门文化安全风险、国门经济安全
            风险、国门生物安全风险和国门核生化安全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治理涉及不同
            部门(参见表 1),如打击毒品走私涉及药品、卫生、公安、交通、邮政、海关和边
            防等部门,亟需各部门明确职责、细化分工、情报共享和联合处置,建立多部门参

            与的堵源截流机制。此外,各类国门安全风险交织复合,风险的统筹治理、源头治
            理、综合治理不足,也需要相关部门打破部际壁垒,增强横向协同。
                 4.  公共治理

                 在公共治理上,国门安全治理跨越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边界,通过公
            共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功能互补和复杂互动形成国门安全治理体系。
            国门安全治理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部门联动、全链条演进的复杂系统。国门安全
            风险防控不仅涉及海关、边检等口岸监管部门,也涉及检测化验部门等社会组织,

            如第三方检验采信。社会组织参与国门安全治理不仅能降低国门安全维护成本,还
            能形成应对风险的无缝隙网络。美国的供应链安全战略,本质上是通过与其他国家

            · 142 ·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