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
P. 58
身份认同与社会性存在:中国国家本体安全的寻求与调适
体系及其象征性符号之间建立社会性联系,是“自我”成为“社会性存在”和集体
身份形成的过程。在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中,温特从体系结构层次出发,依据霍
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三种无政府文化的演进逻辑,细分了“敌人”“竞
争对手”和“朋友”三种“他者”镜像,也是本分析框架的参考对象。相比建构主
义,本文的分析框架增加了“角色身份”的分析维度,即“自我”对于外部物质—
社会环境和规则的接受程度,在国际关系中主要是指国家通过加入国际组织,学习、
融入与内化国际规范。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把加入国际组织限定为国家仅仅对基本
的国际规则或英国学派所谓的“首要制度”,如主权、领土权、大国协调和民族主
义等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接受与承认;学习、融入和内化国际规范是指国家进
一步对主导性国际规范的全面学习、深度内化乃至主动创造新规则和规范的过程。
据此,根据国家对于集体身份和角色身份的不同侧重,“自我”与“他者”会形成
六种类型的信任关系模式,也是复杂多样的“主体间性”安全认知结构形成的基础
(参见表 1)。
表 1 “自我—他者”的信任关系类型
角色身份
集体身份 加入国际组织 内化国际规范
塑造朋友 互惠型信任关系 和合型信任关系
形成对手 排他型信任关系 竞合型信任关系
构建敌人 对抗型不信任关系 (准)战争型不信任关系
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本文将按照这六种类型的“自我—他者”信任关系模式,系统分析新中国成立
以来与“广义他者”的互动特征与转型过程,并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型期,
中国与“广义他者”的信任关系调适进行讨论。
(一)介于“敌对式不信任”和“革命友谊式信任”之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
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领导人希望能够与国际社会建立起平等、友善、和睦、
互助的关系。1949 年 9 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
指出:“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
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然
①
①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6 页。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