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4期
P. 60
身份认同与社会性存在:中国国家本体安全的寻求与调适
中国不同意苏联提出的美苏和平共存主张,因为该主张意味着中国无法履行发动世
①
界革命的承诺。 事实上,随着苏联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在中苏两国之间“选边站”,
中国逐渐被社会主义阵营孤立,中国的社会存在性身份焦虑不断激化,无论是资本
主义阵营还是社会主义阵营,都无法安抚中国的国际集体身份困境所带来的紧张情
②
绪/情感。 在无法与国际规范、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正面互动的状态下,中国的本
体不安全感在这个时期尤为突出。为解决这种存在性焦虑,中国先是将美国和西方
国家明确地视作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头号敌人和首要威胁,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则是我们的朋友与伙伴;当中苏关系破裂时,苏联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明确的敌人
形象(其造成的威胁程度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甚至大于美国),寻求与不发达的
亚非拉国家联合建立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第三世界”,强调与帝国主义和
霸权主义持续不断斗争,就成为中国新的国际身份认知归属。
③
(二)“互惠型”与“和合型”信任关系的形成:改革开放至中共十八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后,中国改变了过去二十多年间对西
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敌对革命态度,转而采取接受现状的温和立场。同时,中国尝
试融入现有国际制度,选择性地接受维护地区和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合理规则与规
范。 这意味着中国开始把自身视为国际社会正常的一员,尝试与西方国家和国际
④
社会建立基于国家利益的“互惠型信任关系”。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2758
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既是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
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调整,从此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实
质性变化。 与此同时,中美关系缓和以及随后两国正式建交,推动了中国与西方
⑤
国家外交关系的正常化,在西方主导的主流国际社会中增强了中国作为正常成员的
① David Armstrong, Revolution and World Order: The Revolutionary State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78.
② Zhang Yongj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since 1949: Alienation and Beyond,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998, p. 48.
③ Wu Baiyi, “The Chinese Security Concept and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0, No .27, 2001, p. 276; Jennifer Mitzen, “Ontological Security in World
Politics: State Identity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12,
No. 3, 2006, p. 361.
④ Barry Buza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s ‘Peaceful Rise’ Possible?”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 3, No. 1, 2010, p. 13.
⑤ 张磊:《中国重返联合国五十年:发展历程与演进逻辑》,《国际观察》2021 年第 5 期,
第 29 页。
·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