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6期
P. 123
2022 年第 6 期
这些技术和设施的真正用途。 2004 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发布
①
《恐怖主义时代的生物技术研究》,这成为美国将生物技术纳入国家安全视野的开
创性文件。该报告指出,生物技术在为社会带来利好的同时,其本身也构成了潜
在风险,这些技术可能被用于制造下一代的生物武器或实施恐怖主义。 21 世纪
②
初,恰逢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蓬勃发展,伴随着生物技术“两用性”安
全化的风潮,来自美国的生物武器专家和研究机构围绕着这些新兴生物技术撰
写了大量的研究报告,一众前沿生物技术被描绘为恐怖分子开发新型武器系统
的重要手段。
③
在这一叙事背景下,2005 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
会(NSABB),负责协助政府评估生命科学研究的潜在风险并提出政策建议。这
一举措将“两用性”问题的建构纳入制度化轨道。2012 年,该委员会颁布了《美
国政府对生命科学需关注“两用性”研究监管政策》,代表着美国正式将“两用
性”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属性进行监管。 随后,美国政府又颁布了《美国政府
④
对生命科学需关注“两用性”研究机构监管政策》和《实现生物技术产品监管体
系现代化》这两份政府文件,通过对具有潜在风险生物研究及相关产品进行明确
界定,将生物技术“两用性”议题进一步概念化与实体化。 在美国政府的推动
⑤
下,生物技术被迅速地贴上了“两用性”标签, 并作为一种“存在性威胁”被
⑥
广泛地接受。由于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袭击是一种几乎没有争议且被公众高度关
注的现实安全威胁,因此这种安全叙事很容易被公众接受,构建出异常牢固的安
全认知。即便在媒体披露了当年伊拉克拥有生物武器的情报存在明显的错误后,
① Edward M. Spiers, A History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Weapons,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10, p. 156.
② The National Academics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 an
Age of Terroris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 pp. 1-4.
③ Richard Danzig, Innovation, Dual Use and Security: Managing the Risks of Emerging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Technologies, Cambridge: MIT Press, 2012, pp. 17-19.
④ NSABB,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olicy for Oversight of Life Science Dual Use Research
of Concer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March 29, 2012, https://www.phe.gov/s3/dualuse/documents/us-
policy-durc-032812.pdf.
⑤ “Increasing the Transparency, Coordination, and Predictability of the Biotechnology Regulatory
System,” The White House, January 4, 2017,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blog/ 2017/01/
04/increasing-transparency-coordination-and-predictability-biotechnology-regulatory.
⑥ 宋馨宇等:《对两用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生物安全的思考》,《微生物与感染》2018
年第 6 期,第 324 页。
·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