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6期
P. 141
2022 年第 6 期
同国家间生物技术生态系统优势。美国大部分生物科技公司都是“生于全球”的
①
国际公司。 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拥有庞大患者群体的临床试验数据,有助于加快
美国监管部门批准新药。中国公司开发的抗癌药物价格低廉、供应充沛,能够为
美国和其他地方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概言之,由于现代生物研究不仅依赖全
球生物数据与各国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而且倚仗跨国企业等高度专业化的组织
形态,因此如果切断其国际合作的通道,也就切断了这个行业的命脉。
出于对基础数据与跨国知识网络的高度依赖,生物技术不会是零和行业,一
项创新无法使任何公司或国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要保持生物技术创新优势,需
要与国际科学网络联系,乃至与竞争对手接触。 由于美国无法完全限制跨国生物
②
技术交流,仅仅依靠切断中美生物技术合作难以将中国隔离于全球生物技术网络之
外,因此美国无法轻易实现与中国的技术“脱钩”,也难以利用技术垄断获得超额
利润,维持美国的技术霸权。在生物技术领域,美国在打压竞争对手的同时也会拖
累自身技术能力的发展,反而损害自身生物防御能力。因此,在高度依赖技术交流
与信息开放的生物研究领域,美国难以通过限制性政策工具保住其技术霸权地位。
第二,由于生物防御的互利合作性与生物技术的竞争排他性之间的矛盾,削
弱他国的生物技术政策会增加自身生物防御压力。生物威胁不单是国内安全问题,
更是全球治理问题,新兴生物技术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不分国界。 当恐怖分子和
③
非国家行为体使用价廉易得的 CRISPR 基因编辑工具制造新型生物武器时,中美
都会面临安全威胁,因此两国在生物技术监管政策上应协调同步,任何一方的疏
漏可能使双方都成为受害者。
④
排他性生物技术政策会降低全球生物防御的整体能力。生物医学数据的获取
和管控,对各国生物技术部门的经济竞争力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类似将人
① Anastasila Carrier, “Biotech’s Borders,” The Wire China, October 10, 2021, https://www.
thewirechina.com/2021/10/10/biotechs-borders/.
② Kjersten B. Whittington, Jason Owen-Smith and Walter W. Powell, “Networks, Propinquity, and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 54, No. 1, 2009,
pp. 90-122.
③ Scott Moore, “China’s Role in the Global Biotechnology Sector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Brookings Institute, April 2020, 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chinas-role-in-the-global-
biotechnology-sector-and-implications-for-us-policy/.
④ Scott Moore, “China’s Biotech Boom Could Transform Lives or Destroy Them,”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8, 2019,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9/11/08/cloning-crispr-he-jiankui-china-biotech-
boom-could-transform-lives-destroy-them/.
· 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