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5期
P. 145
2023 年第 5 期
更为严格的管制政策。与排放交易、碳关税等制度相比,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在制
度安排和法律规则上存在很大障碍。从气候技术的动态流转来看,需要克服的难题
出现在供应端,主要包括企业的限制性商业行为、国际法秩序缺乏有效的实体和程
序保障、知识产权制度过度保护、多边贸易机制的不利影响、国内法的不当管制等
五个方面。
(四)效力缺失:《巴黎协定》等气候条约履行受阻
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在气候技术转让领域确立了一系列活动准则和责任安排,但
也存在一些不足。《巴黎协定》第 10 条第 4 款提出建立一个技术框架,为促进和
便利技术开发和转让方面的行动提供指导,并在第 5、6 款规定应对这种努力酌情
提供帮助,将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相关联。 但新建立的技术框架在规则、模式和
①
程序上都有不足之处。一是实体保障不足——未明确具有约束力的技术转让责任。
《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公约对技术转让的援助性质规定、技术转让承诺的约束力
存在不少争议和疑问。相关条款表述多为“应该、愿意、认识到、鼓励”( should、
will、recognize、encourage),更倾向于呼吁性、选择性的建议,技术转让相关条
款法律地位较弱。在国际公约中,各国自主责任也大多只规定行为模式而不提法律
后果,技术转让更多成为道德问题。二是缺乏程序保障,缺少强制有效的履约机制。
《巴黎协定》的“国家自主贡献”实际上是各国的自主驱动治理, 而其对气候变
②
化的治理效果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内政治,缺乏强制有效的履约机制。《公约》就争
端解决规定了“多边咨询程序”,但该程序中专家组仅能建议推动各方当事人的谅
解和合作,各方应善意考虑裁决,违反规则的一方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不同于贸
易机制,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并没有一套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技术转让相关争议
仍需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相关制度安排来解决,国际监管和外部压力不足。
(五)产权悖论:技术转让中的公益性与收益性存在冲突
国际气候技术转让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发达国家技术转让的价格成为国际气候
合作的关键争议所在。现行气候技术转让大多数发生在私有领域,私营企业掌握着
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并进行下一步的市场化分销,以市场为基础进行相关贸易、外
国直接投资和技术许可。在转让方看来,相关技术属于高新技术甚至战略性关键技
术,事关其核心竞争优势和未来可能的巨额利润,对外转让意愿不足。私营企业在
① 《巴黎协定》,2015 年,第 10 条,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chinese_paris_agreement.pdf。
② Matthew Rimmer, “Beyond the Paris Agree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novation Policy, and
Climate Justice,” Laws, Vol. 8, No. 1, 2019, p. 16.
· 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