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5期
P. 146

ݓ࠽గީνಆაగީ࠯ඌކቔ঒࣢აؓҦ

            对外转让气候技术时的基本考虑为可得利益、贸易风险和知识产权保护。利益最大
            化的原则要求转让方在转让时获得足够的利益回报,并不愿意进行倾斜性的技术援
            助。从受让方来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将发展作为优先目标,它们引进一项技术

            的首要考虑是商业回报是否足够,是否有利于就业和经济的发展。而气候技术转让
            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其积极引进技术的利益驱动不足。
                 知识产权、专利、法律等问题成为困扰气候技术合作的重要因素。首先,知识

            产权制度保护的障碍。一方面,知识产权鼓励创新,通过私权主体的价值回报促进
            知识传播,实现更为广泛的社会公共目标;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所带来
            的控制、占有权利——允许所有权人限制某种技术或者产品的获取和应用——增加
            了技术分享的成本和难度。全球知识产权制度存在明显的断裂和差距,少数国家掌

            握着绝大多数的气候技术,知识产权南北差异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转移的现
            实困难。技术转让与减排、适应和资金等其他应对气候变化手段最大的不同,在于
            技术转让并不是自发或者免费的过程。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很多技

            术实际掌握在私人主体手中,在公共权益之外还存在着私人权益的平衡。其次,专
            利垄断带来的干扰。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技术专利大多由几个发达国家控制,绿色
            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中可能出现专利“圈地”问题,不利于技术的价值实现,同时
            对下游气候变化技术开发、研究、利用构成严重威胁。当前,清洁能源产业和市场

            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兴经济体技术崛起,在全球研究、开发的总体份额正在上升。
            各国企业试图通过专利布局来极力维持竞争优势。截至 2022 年 6 月 26 日,全球新
            能源大多数专利处于“有效”和“审中”状态,这两种状态的新能源专利总量分别
            为 509 229 项和 197 412 项,占全球新能源行业专利总量的 71.76%和 27.82%,但 3

            万美元以下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其实际应用效果未显现出期待的实际创新价值,
            对后续的研发和相关技术专利造成一定干扰和阻挠。   最后,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
                                                            ①
            成为发达国家回避关键问题和法律责任的借口,它们坚持“知识产权归私营企业所

            有,政府无权干涉”。发达国家认为自由市场模式下的知识产权制度为技术转让创
            造了适宜环境,不承认与应对气候变化有关的强制许可,反对在气候谈判中具体地
            讨论知识产权问题。在 2015 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欧盟明确反对在谈判中涉及任

            何与贸易和知识产权有关的问题,美国要求气候谈判大使不得在任何与气候技术相
            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上作出让步。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占据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


                ① 万家明:《2022 年全球新能源行业技术全景图谱》,前瞻经济学人网,2022 年 8 月 16
            日,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20815-3731ce2a.html。

            · 144 ·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