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第5期
P. 20
νಆ҂ॖٳ۩ğંଽݤაൌགྷਫ਼ࣥ
交关系;维护能源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改进应对大地震的措施。 综合安全不仅
①
是指不同的功能性领域的安全,也是指不同层次(国内、双边、地区以及全球)的
安全。日本的安全观得到了东盟国家的认同和响应。不过,相较于日本对外部威胁
的关注,东盟国家更关注自身内政的脆弱性。日本试图以外部威胁增加自身的军备
开支,而东南亚国家试图以本地区不存在传统威胁为由,降低地区国家军事结盟的
必要性,并限制区域外国家对该地区的干预。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所面临的安
②
全挑战日益多元和复杂,一些传统上属于低级政治的问题正成为国家的新关注点,
非传统安全的地位大幅提升。
冷战结束后,合作安全又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安全理念。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
布鲁金斯学会提出。该学会对合作安全进行了系统阐述:“合作安全的核心目标是
避免战争,其首要方式是避免军事积聚以阻止侵略,并通过阻止军事力量积聚以消
③
除国家采取反制的必要性。” 因此,合作安全是“一种战略性原则,旨在通过制
度合作而不是物质威胁或强制的方式实现其目的”。 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
④
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青睐,但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在欧洲看来,
合作安全“是一个战略体系;体系中的四层分别是:促进和保护人权(核心层);
维持和平(第二层);共同防卫(第三层);积极促进稳定(最外层)”。 在美
⑤
国看来,“合作安全的重点是可靠的规范和制度结构”。 美国的合作安全观关注
⑥
的是军事安全,主张各国的安全政策应以安全保证而不是威慑为基础,各国应通过
合作加强军控,制止侵略。亚太地区的国家则赋予了合作安全更多内涵,包括合作
安全应兼顾军事和非军事安全、摒弃冷战思维、不针对第三方,强调合作安全的开
① J. W. M. Chapman, R. Drifte and I. T. M. Grow, Japan’s Quest for Comprehensive Security:
Defence - Diplomacy - Dependence, London: Frances Pinter, 1983, pp. xiv-xviii.
② David Dewitt, “Common, Comprehensive, and Cooperative Security,” The Pacific Review,
Vol. 7, No. 1, 1994, p. 3.
③ Ashton Carter, William Perry and John D. Steinbrunner, A New Concept of Cooperative
Securit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2, p. 7.
④ Janne Nolan et al.,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Security,” in Janne Nolan, ed., Global
Engagement,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4, pp. 4-5.
⑤ Richard Cohen and Michael Mihalka, Cooperative Security: New Horizons for International
Order, Garmisch-Partenkirchen: The George C. Marshall European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2001,
pp. 7-10.
⑥ Janne Nolan, ed., Global Engagement,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4, pp. 4-5.
· 18 ·